淘菜菜|困在微信流量里的阿里( 三 )


在多多买菜和美团优选等平台,你会看到每款产品“附近人”购买量,以及在国家相关政策要求下,各大平台都逐渐增设了商品评价及打分功能。当一款本地化产品被“挂上”平台后,用户不仅会看到朋友的评论,还能看到和你同一区域更多消费者的“购买意向”,而这种模式最终会影响到消费者心智。
值得注意的是,“团长”这一原本在社区电商中起关键作用的角色在2021年正在发生改变。李牧曾在两家平台担任过团长,她向虎嗅分享了2021年社区电商在社交层发生的变化。“各大平台的社交玩法比2020年更多,甚至有的平台提供给团长的社交玩法已经达到60~80种。”李牧表示,由于社区电商对于用户的性别(女性占比略高)年龄(以35~45岁为核心)有着定向需求,而这群消费者的线上社交场景高度依赖于微信这单一产品,导致所有平台的社交玩法都离不开这个生态。
某电商平台的负责人曾告诉虎嗅,在微信小程序出现前,社区电商的流量路径是从微信挖掘流量,引流至APP;随着小程序功能的升级,这种路径已经发生了改变,对于今天的平台而言,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基于微信生态,完善社区电商体系——流量的事情交给微信,流量之外的事情交给电商平台。
“不可忽略下沉城市的社交封闭性。”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虎嗅,在下沉城市,消费者天然属于某个“圈子”。真实的情况是:大部分社区电商用户,都会和邻居或者朋友组队买货。“团长”所在的小店或者自提点,更像是一个线下的社交场景——这些互相认识的邻里消费者,在同一个时间组队前来,一同拿货。
这种“社交结构”一旦形成很难打破。一个明显的细节是评价的趋同性:这些相识的伙伴型消费者,对同一个产品给出的反馈往往有高度相似性。曾有团长向平台反应,他甚至觉得团长收集到的用户产品反馈不够真实,“当其中一个用户说东西不好后,和她认识的消费者往往也会表达意见;同样,当有人带节奏说好后,她的朋友也普遍给出好评。”
某平台研究下沉市场社交生态的研究人员认为,之所以社区电商“诞生于高线城市,却崛起于下沉城市”,正是因为这种模式本身满足了“社交需求”。“在下沉市场,消费者有更多的时间去社交,但是她们普遍缺少足够多的社交工具或者说场景,而社区电商给她们提供了这种场景。”但隐藏在这个变化背后的关键是:社区电商只是一种友情的表达,而非友情建立及维系的关键基础——在线上世界,微信依然是她们社交的基础件。
对于“受困”于微信流量的淘菜菜而言,他们所希望的正是彻底融入这个社交世界:通过微信联系起来的下沉市场无数个体。
眼下,淘菜菜面临的现实烦恼是,无法更新以至于淘菜菜小程序的功能极为老旧,外部链接无法图文并茂地出现在微信世界以至于转化效果不佳。
但这或许并不是一场短跑。
毕竟对于拥有12.6亿用户的微信而言(微信及WeChat的月活跃合并账户数)他们正在成为社区电商新时代的“线上基础体”——当几大社区电商平台都需要微信引流时,微信面前的并非必答题,而是选择题。甚至可以说,所有试图在社区电商江湖分一杯羹的大厂,都已经被腾讯抓住了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