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常用的分析方法 大学生创业情况调查问卷目的

【5种常用的分析方法 大学生创业情况调查问卷目的】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采访人员董璐万龙)7月4日 , 由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联合主办 , 中国人民大学创业学院、商学院和文化科技园联合承办的《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大会暨“如何教创业”教育教学研讨会在线举行 。
《2019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是基于对覆盖全国33个省、市、自治区89所高校的9104名大学生和1009名创业大学生的问卷调查 。调查报告显示 , 2019年受访大学生中有75%以上有创业意向 , 其中有25%以上有强烈的创业意向 。大学生的创业动机主要是机会主义创业动机 , 这表明大学生创业动机的主流是满足自己的愿望、兴趣和实现价值的结合 。
在高校创业支持方面 , 研究表明 , 高校创业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和创业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包括创业课程和创业实践活动在内的高校创业者对高校创业支持的评价呈上升趋势 。但相当比例的大学生在反馈创业课程和实践活动方面仍存在差距 , 说明高校创业支持有效供给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 。报告建议 , 高校在加强创业理论教育的同时 , 还应构建多层次、多形式的创业活动实践平台和支持生态 。建议从不同学科出发 , 高起点规划 , 高品位设计 , 高标准建设 , 高效率运营 , 打造更加充足、丰富的创业人才培养平台 。
《2019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以“青年人工智能创新创业”为主题 , 深入剖析我国青年人工智能创新创业的现状和问题 。从人才来源来看 , 报告将青年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归纳为以海归为主的科技型创新创业、以大公司背景为依托的社会人才创新创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结合高校资源、科研机构引领的学术型创新创业四种主要模式 。发现以人才为核心的青年创新创业路径逐渐清晰 , 智能赋能青年创新创业趋势突出 。但同时也存在人工智能创新创业急需复合型人才、大学生人工智能创新创业能力亟待提升、企业扶持政策不断深化、盈利模式明确等问题 。
报告随后从教育、企业、政府和个人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包括培养教育领域具有“温度”的新型工程复合型人才 , 加大对大学生人工智能创新创业的基础指导 , 推进校企合作;企业要积极与高校合作 , 促进成果转化 , 加强内部管理 , 提高业务水平;政府应发挥孵化器作用 , 帮助初创企业与外部资源对接 , 为不同阶段的创新型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扶持措施;大学生需要树立更加积极全面的创新创业理念 , 培养开拓精神 , 提前进行人工智能相关的创新创业职业生涯规划 , 从自身兴趣出发 , 积极学习人工智能相关知识 。
在随后举行的“如何教创业”教育教学研讨会上 , 重点围绕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和抗击疫情、高校创业教育体系和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