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传统车企重仓、小鹏宣布杀入:以 Robotaxi 为名,「出行之战」再打一次?( 二 )


或许因此,持有相似看法的车企如大众、宝马等曾公开宣布,将由汽车制造商转向为出行服务商,并已建立了出行子公司及服务车队。
在共享出行市场布局还能为车企原有的业务锦上添花。
借助共享出行服务而来的流量,车企在提升产品销量的同时,可涉足维修、保养、金融、二手车等环节,扩大业务范围。此外,不断积累的用户可为其日后的新技术测试提供及时客观的反馈。
内忧外患之下,车企向共享出行市场发起进攻,既是一场业务扩张,也是一种续命手段。
百战胜者的蓝图从诞生于行业乱世,到击败Uber中国登顶称王,短短四年的群战中,滴滴凭着一套组合拳稳坐中国出行市场第一宝座。
这一套组合拳以融资能力为主,营销、技术能力为辅。
融资能力,是滴滴吞并快的、拖垮Uber中国的利器。
2012年正值移动互联网起步不久,如今便利的移动生活在当时仍是人们对未来的想象,而对当时刚成立的滴滴而言,让人们接受共享出行的概念可谓举步维艰。
滴滴上线半个月后,全北京仅有500个司机加入滴滴,在线的只有十几名。滴滴忙于拉新的同时,还需要同时紧抓留存——司机们面临着昂贵的4G套餐资费、较少的收入以及是否坚持的怀疑。
为了尽快打开市场,滴滴一边给每位员工发放300元经费使用自家平台的服务安抚司机,同时花3000元租下北京西站一条出租车通道,向经过的司机发放滴滴宣传单。
半年后,国内两大资本巨头留意到这一市场,开始寻猎标的。腾讯与阿里巴巴分别选中滴滴与快的,加速着共享出行市场淘汰赛。
获得腾讯背后支持,接入微信支付的滴滴,在2014年1月开始与快的展开烧钱大战,双方推出不同形式的补贴、红包以抢占用户。几个月内,滴滴共投入超14亿元的补贴,快的这一数字是超10亿元。
截至2014年12月,滴滴与快的的市场份额分别为56.5%、43.3%。
如果资金燃料持续投入,这一场竞赛可能无休止,不过望不到头的亏本日子让幕后大佬们坐立难安。在双方资本的撮合下,滴滴于2015年2月吞下快的,一举拿下98%以上的中国移动出行市场。
在双方没有绝对的技术优势之下,他们只能依靠补贴抢占市场,数十家打车公司在这场持续近三年的战役中相继倒下。
解决了本土竞争者之后,滴滴需要专心应对数个月前敲开中国市场大门的Uber。
彼时的Uber,是美国估值超400亿元的独角兽公司,而滴滴快的估值仅有60亿美元。这意味着滴滴需要的武器不仅是金钱。
譬如,滴滴在2015年3月宣布在专车业务投入10亿元与Uber中国开战,即使滴滴具有绝对主场优势,Uber依然能在滴滴眼皮下抢占市场份额。
这背后,是Uber中国通过百度提供更为精准的地图导航,以及更强大技术专利,提供着更好的用户体验。
数据显示,Uber的技术专利在2013年后开始大量出现,而滴滴的第一件技术专利出现时间在2014年。
此后,滴滴加快技术研发,以112件技术专利反超Uber88件专利,Uber中国早期的技术优势因此相对不再明显。
其中Uber引以为傲的距离优先派单方式,可加快用户打车的速度,但司机接单后可选择拒载,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用户出行。
为了拿下当时超80座人口超500万城市的超级市场,Uber针对中国市场的独特性,破天荒为单个地区设立独立总部,并赋予其较大的自主权,最终目标即通过本土化夺下中国市场。
效果是显著的。Uber中国擅长通过营销创意,以较低的成本争夺用户的注意力。譬如Uber曾推出影响力较大的“一键呼叫”“让CEO给你做司机”“复联英雄专车”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