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问题|从产品角度看快递(2):发件和到件( 二 )


关键问题|从产品角度看快递(2):发件和到件
文章插图
但存在一个弊端,有些区域是无法集成一个满包。所以在标准的集包规则中,还需要添加混包,即将多个不足以合包的包裹,放在一个混包中,由首端分拣中心二次拆包,重新集成标准大包后再进行中转运输。
关键问题|从产品角度看快递(2):发件和到件
文章插图
关键问题2:快速的分拣集包
好的集包规则是大脑,但拥有高效灵活的四肢,才能配合大脑达成目标。分拣集包就是灵活的四肢。
如何快速准确的完成集包操作?可以从两点考虑方案:

  1. 快速的识别包裹集包码,便于分类堆放
  2. 合理的堆放包裹,便于快速的装袋
所以,当包裹量不大时,可以使用PDA扫描语音提醒+分拣笼来提效,当单量增长无法抑制用工成本时,需要考虑引入交叉带分拣机,来提升分拣集包效率。
关键问题|从产品角度看快递(2):发件和到件
文章插图
关键问题|从产品角度看快递(2):发件和到件
文章插图
2. 到件关键问题1:快速准确完成包裹到件扫描
到件扫描的关键因素在于如何最大化批量扫描?
传统的方式是多人工单件扫描,除了单量大引入交叉带分拣机,我们也可以考虑引入适用于批量处理场景的RFID标签,这样就可以做到一人单次完成批量包裹扫描。
关键问题2:即使获取收件人对预派送的反馈
包裹到达末端网点和收件人产生耦合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发送预派送通知,让收件人更准确及时的了解到包裹的实时动态,消除收件人的焦虑,同时也可以获知收件人是否能接受我们预派送时间,是否有其他个性化要求?可以通过反馈机制,即使的对包裹做二次派送处理,避免派送资源浪费。
对于反馈信息,可以考虑以下几个维度:
派送时间:
需要预估到达客户签收地址的具体时间,需要精确到小时
签收方式:
可以让用户二次确认签收方式,送货上门、自提柜、驿站或其他
联系人:
可以让用户确认是否为本人或非本人代收
以上所概述的场景问题也只是环节其中的一部分,还有更多要思考的问题没有展开,比如:双十一期间,分拣中心压力过大,首发网点需要到不同的分拣中心送包裹,集包发运的规则还能按目的地网点集包吗?在包裹体量越来越大,异常件越来越多,自动化设备越来越高效的今天,是否还需要集包发运?末端网点结构多层级的情况下如何设计统一的派送预警通知?二次集包的流程是否有优化的空间?等等……
本次对于快递发件和到件的讲解,更多的是解题方法和思路,因为这部分更核心的是业务逻辑部分,对于系统功能其实并没有过多可分享点。
下期预告:从产品角度看快递之派件和签收
作者:PM010,物流产品经理
本文由 @PM010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