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琦、薇娅“封杀”欧莱雅:谁在极度膨胀?( 二 )


欧莱雅、华为这类大品牌尚可奋起反抗 , 那小品牌呢?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普通的腰部主播直播间“坑位费”在5-10万 , 开篇提及的雪梨 , 今年双十一直播首场带货400余个链接 , 坑位费收入超6000万 , 平均单品15万 。
而像李佳琦、薇娅、罗永浩这类头部顶流 , 双十一的坑位费在20万左右 , 某些明星出场则要价更高 。
除了“坑位费” , 主播还有高比例的佣金抽成 。 据每日经济新闻网报道 , 普通主播带货佣金抽成在25-40%左右 。 当然 , 随行就市 , 一般大品牌的佣金提成在20%左右 , 小品牌往往偏高 。
以往是:品牌——消费者;
现在是:品牌——主播——消费者 。
李佳琦、薇娅“封杀”欧莱雅:谁在极度膨胀?
文章图片
欧莱雅官微下网友留言
主播作为中间商 , 不仅要赚取巨额利润 , 还要品牌保证最低价 。 所以 , 走直播带货这条路的代价就是丧失定价权 。
品牌也是没办法 , 毕竟品牌也内卷 。 以今年双十一大促首日来说 , 李佳琦大卖106.53亿 , 薇娅大卖82.52亿 。
除了丧失定价权外 , 品牌还在失去品牌自身价值 。
但对于品牌来说 , 走直播带货这条渠道只是饮鸩止渴 。 大卖背后其实体现的是主播的IP , 而非品牌自身价值 。 长此以往形成路径依赖后 , 会出现一个现象 , 即:消费者只识“李佳琦们”而不知XXX 。
所以 , 品牌求转变也是迫在眉睫 。 而这个号角 , 只能由底气更足的大品牌吹响 。 此次欧莱雅对两位头部主播的态度就说明了一切 。
有人会问 , 主播挟千万粉丝公开发难欧莱雅索要最低价 , 难道不是利好消费者吗?如果这么想 , 那就太简单了 。
主播的影响力还施加在消费者身上 。
如此次欧莱雅事件 , 难道消费者不去两位主播的直播间就无权享受最低价?
同时 , 不少消费者在网上爆料 , 双十一在线下百货参加预售活动 , 却因同款产品价格低于直播间活动价 , 消费者被迫退单或品牌方取消线下预售活动 。
也许主播的确为自己的粉丝谋到了福利 , 但却在损害更多消费者的利益 。
当然 , 在这次事件中 , 欧莱雅也不能说没有一点责任 , 其实这种风波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
04
欧莱雅错在哪?
事件爆发前的错 。 浙江省消保委按照《广告法》等法规条例已经给了定性:虚假宣传、价格欺诈和不正当竞争 。 其根源就是前期预热宣传中用了“全年最大力度”六字 , 这种表述没有依据也无从比较 , 何况自己也没有做到 。
事件爆发后的错 。 央视网官微也给出了定性:避重就轻 , 一删了之 , 嫁祸于“促销机制” , 是对消费者的再次套路 。
复盘整个事态发展 , 欧莱雅的应对策略确实不当:
首先是后台客服趾高气昂的回复 , 让原本就有点委屈的消费者大为光火;其次是事发后立即删除了有关“全年最大力度”的微博 , 处置手段简单粗暴;再次是没有与李佳琦和薇娅在线下协商出成果 , 被两大主播集体封杀 , 引爆全网;最后就是在舆论发酵后 , 第一份官方声明只给出了“与我无关”的态度 , 嫁祸于“促销机制” 。“傲娇”的欧莱雅 , 在该事件中被冠以“店大欺客”一点也不为过 。 只是 , 这次他们“欺”的对象是在中国电商生态中的影响力十足的“一哥”“一姐” 。
接下来 , 欧莱雅也需要好好反思一下 , 为什么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 并对内部管理机制和运营流程、思想观念 , 进行一次大手术 。
05
如今欧莱雅这件事还在持续发酵 , 全网大讨论还在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