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跨境电商的独立运动( 二 )


另一方面 , 国内互联网流量见顶、中心化电商平台势力强大 , 独立站海外拓展流量红利和发展空间更大 。 近年来随着国内互联网平台流量见顶 , 各大平台的获客成本日益高企 , 中小企业支付的平台费用也开始水涨船高 , 这让中小商家的处境日益严峻 , 与海外市场不同 , 国内的SaaS平台实力还相当弱小 , 很难与市场占有率达到90%以上的综合型电商(阿里、京东、拼多多)直接抗衡 。
而在海外 , 去中心化电商与中心化电商平台的市场占有率都接近50% , 几乎是平分秋色势均力敌 。 另外 , 无论是东南亚、中东还是非洲等新兴市场 , 电商的发展都还处在高速增长期 , 流量获取相对容易、发展空间也比较大 , 对于那些希望通过独立站品牌出海的中小商家来说 , 海外正是其大展宏图的绝佳市场 。
独立站VS平台站 , 谁领风骚?
目前外界对于独立站的发展看法迥然不同 , 乐观者认为独立站将成为取代“中心化”电商平台的核心力量;而悲观者则认为 , 独立站不过是昙花一现 , 并无持续性可言 。 而在笔者看来 , 独立站与平台站的发展 , 既不是“你赢我输”的零和博弈 , 也不是“昙花一现”的伪风口、真噱头 , 而是并行不悖的两种跨境电商力量 。
从增长数据来看 , 独立站的迅猛发展并未改变跨境电商平台持续增长的大趋势 。 根据此前曝光的最新电商平台数据显示 , 今年以来中国跨境电商独立站交易额同比2019年增长50% , 同比2020年增长20% , 中国跨境电商独立站卖家越来越壮大 , 已经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了 。
与此同时 , 亚马逊等平台在全球范围内的平台商家增加了610万户 , 其中有75%的商家来自中国 。 通过这些数据对比不难发现 , 在跨境电商大发展的背景下 , 无论是独立站还是跨境电商平台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 。
从服务对象来看 , 独立站与跨境电商平台服务对象有很大差异 。 目前跨境电商主要有两种类型的卖家:一种是供应链卖家 , 另一种流量型卖家 。 对于供应链卖家来说 , 它的优势在于拥有丰富、优质的供应链资源 , 这使其能够提供比其他卖家更有性价比的货源 , 但缺点是很多卖家并没有自己的品牌 , 对于这种卖家来说通过亚马逊等大平台来扩充销量就比较有优势 。
相对而言 , 流量型卖家的特点在于其拥有强大的用户影响力 , 凭借这些流量资源对接供应链 , 可以更好地放大品牌影响力 , 易于走独立站模式 。
从发展趋势来看 , 独立站的发展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 而是经历了多年酝酿、持续发展的产物 。 从发展过程来看 , 早在2004年左右独立站就已经初具雏形 , 但由于各种原因 , 早期的独立站并没有得到很大发展 , 直到能够让建站成本大规模降低的SaaS平台诞生之后 , 这一局面才得到改善 。
如今随着大量电商SaaS平台的出现 , 商家的建站技术在不断提升、建站成本在不断降低 , 用户体验在不断提升 。 在此背景下 , 跨境电商独立站将成为电商的一种长期发展趋势 。
不可避免的中心化与去中心化之争
从当前来看 , 跨境电商向DTC方向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 , 但跨境电商是否会因此全面转向DTC模式却值得商榷 。
一方面独立站本身还存在不少短板 。 近年来独立站能够得到大发展 , 主要得益于SaaS建站技术、社交媒体流量以及品牌出海三大红利的加持 , 反过来看这三大红利自身也对独立站的发展带来了一定限制 。
首先 , 对流量平台的过度依赖 , 让独立站很容易被第三方流量平台绑架 。 当前大多数独立站都没有免费的自然流量 , 其流量高度依赖于谷歌、Facebook等流量平台 , 一旦大平台规则有变或者提高流量费用 , 独立站就很容易被流量平台“卡脖子”或者“薅羊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