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后,网约车困局靠什么拯救?( 三 )


Lyft总裁约翰·齐默称 , 如果法院维持裁决 , Lyft出于全盘考虑 , 可能会暂停在加州的业务 , 目前加州占Lyft总乘车量的16% 。 Uber方面也发表了相似的回应 。
据外媒测算 , 一旦司机被认定为正式员工 , 企业方将承担加班费、医疗费用和其他福利 , 企业的运营成本会大幅提高 。 即使在现行的模式下 , 2019年Lyft总支出的63亿美元中很大一部分已经是保险费用的支出 。
为了维持收支平衡 , Uber在旧金山地区的打车费用需要提高30% , 而在人口较少的地区 , 最高可能要提升120% 。
此前 , 马萨诸塞州也因相似的原因起诉了Uber和Lyft 。 如果零工经济在美国走进“死胡同” , 那么两家公司的商业运作模式都将面临重大威胁 , 开支的大幅度提高又要两家巨头寻找新的盈利模式了 。
回看国内网约车市场 , 行业领头羊滴滴经历了近两年的“Allin安全”阶段 。
今年以来滴滴将“增长”提到了更高的位置 , 程维针对未来3年战略目标提出了“0188”计划:0安全事故;3年内实现全球每天服务1亿单;国内全出行渗透率超过8%;全球服务用户MAU超8亿 。
5月 , 滴滴总裁柳青表示 , 滴滴核心的网约车业务已经实现小幅盈利 。 而近期滴滴的动作频频 , 推出货运业务、上线自动驾驶服务、将滴滴拼车更名为“青菜拼车” , 推出定位年轻用户的“花小猪打车” 。
外界认为 , 滴滴一系列举措是在为上市造势 , 有媒体甚至称滴滴将于今年启动港股IPO 。
疫情之后,网约车困局靠什么拯救?】在一些分析人士的眼中 , Lyft和Uber的市值表现也是滴滴至今对上市举棋不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 如何才能破解盈利困局是几家公司共同的当务之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