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搞L4,就活该吃灰?( 二 )


只搞L4,就活该吃灰?
文章图片
激光雷达巨头Luminar的创始人奥斯汀·拉塞尔(AustinRussell)认为要实现自动驾驶 , 先要打造出足够安全的驾驶辅助工具 , 而这个过程 , 至少还需要十几年 。 “如果让我选一个(实现自动驾驶的)时间 , 我会猜是2035年 。 ”拉塞尔说 。
要学会以退为进谁也没想到L4如此遥远 , 只不过难捱量产难的重锤 , 退而求其次成为最佳活下去的姿态 。 虽然市场在L4落地很难 , 但降纬L2或者L2+还是非常容易实现的 。 宏景智驾CEO就曾告诉超电实验室 , 公司虽从L4起步 , 但很快便进行了战略调整 , 转移到L2/L2+的ADAS量产路径 。 这并不是说放弃L4 , 而是依旧保持其技术的前瞻性和技术储备 。
只搞L4,就活该吃灰?
文章图片
直白的说就是大家多知道L4落地无望 , 短时间内无法快速变现 , 实现商业化 。 所以先从L2入手 , 来创造营收和利润 , 再用来发展L4 。 其实这也算一种比较讨巧的办法 , 毕竟坚持做L4现阶段能不能活下去还是未知数 。 文远知行算是全球成立较早、L4研发能力也不错的企业之一 。 在前段时间也正式形成了L4+L2/3两条腿走路并举的模式 , 一边部署L4车队来获得数据促进技术迭代 , 另一边通过L2/3技术的大规模量产获得持续不断的现金流 , 支撑公司发展 。
只搞L4,就活该吃灰?
文章图片
做出同样选择的并不只宏景智驾和文远知行 , 小马智行也先后开启了Robotruck(小马智卡)和L2++自动驾驶的业务 。 通过将自动驾驶卡车投入到实际商用 , 以及未来向车企提供高级别辅助驾驶技术的方式 , 来解决无人驾驶技术短期内无法商用、营收等问题 。 而与此同时 , 当L4技术在适当的场景实现落地之后 , 公司又能通过源源不断地收集真实场景数据 , 为技术迭代做准备 , 实现正向循环 。 特别要指出的是 , 在降维做L2这件事上 , 资本热捧是要负一定责任的 , 虽然不愿意承认 , 但是像L4这样有挑战、有想象力和有难度的项目 , 的确会比起L2更容易获得青睐 。 只不过这资本的青睐也有终点的 , 参见全球自动驾驶行业的鼻祖Mobileye的骨折上市 。 此前英特尔对Mobileye的估值高达500亿美元 , 但自从开始申请IPO之时 , Mobileye的市值就在疯狂跳水 , 从500亿美元降到300亿美元 , 最终定格在上市时的167亿美元 。
只搞L4,就活该吃灰?
文章图片
特斯拉和国内新势力的成功 , 让更多的消费者开始接受L2级别的辅助驾驶 , 带着传统车企对L2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 加之Nvidia的orin和地平线J5高算力芯片的上市 , 为量产L2自动驾驶提供了更多可能 。 那么L4自动驾驶公司下探L2前装量产就一定能行吗?L4自动驾驶公司下探L2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 首先在算法方面 , L4公司的算法能力自然要比L2更强 , 毕竟L4的场景要比L2的场景复杂得多 。 此外 , L4公司的数据闭环能力也不容小觑 , L4的复杂场景 , 要求其要更好地利用数据闭环 , 挖掘长尾场景 , 迭代算法能力 。
只搞L4,就活该吃灰?
文章图片
轻舟智航CTO侯聪认为 , “L4公司在数据闭环和数据链路上投入的资源更多一些 , 而L2公司则较少 , 这是L4公司的优势 。 轻舟打造的仿真系统 , 对于数据的使用则更加高效 , 可以更多地‘榨取’数据价值 。 ”而在性能方面 , L4系统的架构相比于传统的L2架构 , 更能适应城区的复杂工况 。 元戎启行CEO周光曾表示 , 把L4软件系统放到L2的硬件里面 , 最大的好处是L4架构的性能天花板和L2的不一样 , 主机厂能够以一套L2的硬件成本 , 让用户以同样的价格 , 买到更加优质的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