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感|洞察需求三步曲:同理心、场景感、共情力( 二 )


场景感|洞察需求三步曲:同理心、场景感、共情力
文章插图
为何我说这个细节非常好呢?
回想下你平时就餐,服务员上菜时候,是不是一般都会这样拿碗和盘子,如下图:
场景感|洞察需求三步曲:同理心、场景感、共情力
文章插图
这样的拿法,对大一些的碗或盘子还凑合,如果你喝汤用勺子而不是就着碗边沿儿的话。
但是对小的碗碟,如蘸料和饺子汤的容器,就会变得不一样了,因为容器小和浅,服务员的手指大概率就能触碰到内壁和底部(场景感)了。试想下,如果你用餐时候,能够联想得到,心里是不是有点不得劲儿(共情力)。
喜家德他家的碗碟,增加了一个边沿儿(同理心),所以无论是服务员还是顾客自己,都会按照“引导”用手指捏这一个地方(场景感),顾客内心觉得就挺卫生的(共情力)。
他家还有不少细节做得挺好的。例如进门会给独立装消毒湿巾、碗筷碟子透明消毒柜、服务员给筷子会用餐巾纸卷起来给你等等。
我想,喜家德肯定是会有专门的人,来发现用户的这些“小痛点”,然后用同理心-场景感-共情力,产生了这一个个暖心的产品细节。
3. 企业微信群里发文档前一周左右,部门有个培训,有些童鞋没能参与,在群里想要下培训的PPT。
讲师童鞋,直接就把267M的原版的PPT文件直接发到了200人大群。
我看到之后,赶快提醒撤回,并且建议转为在线文档。
场景感|洞察需求三步曲:同理心、场景感、共情力
文章插图
为什么不建议这么做?可能对计算机网络知识有一些了解的童鞋,马上就能反应过来什么原因。
这么大的文件,这么多人的并发下载(场景感),大概率会影响办公室的网络,导致其他人网络缓慢影响工作(共情力)。
在这个场景下,这个“用户”隐藏的比较深,不容易被洞察到,因为需要一些专业知识。
但是换个维度,企微或网管,是否可以围绕这个场景做一些限制举措(同理心),如果可以的话。PS:自己也是非专业,只是提个思路。
4. 我给孩子准备学校用的东西场景感|洞察需求三步曲:同理心、场景感、共情力
文章插图
以上图中的2个场景,是我自己做的两个事情:
第一个图的内容是:
孩子上学用的新书,为了防止弄破,我老婆给其包了稍微硬质的塑料封皮。
然后,我去翻了的时候,发现每个角的地方(同理心),非常尖锐,如果不慎就有可能会划破小孩自己或其他人手指(场景感),可能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共情力)。所以我就用剪刀一个个把它剪成了钝角。
第二个图的内容是:
孩子学校要求每个学生带个矿泉水瓶子的底和瓶颈,好像要做种植的小实验。
我自己用剪刀完成了对应的操作。剪完时候,习惯性的发现(同理心),剪过的边沿儿处非常锋利,极容易割破手指(场景感),带来不必要的受伤(共情力)。所以我就用打火机把这些边沿儿烧成了圆润的样子。
二、如何锻炼这3种能力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几乎发生在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你细心去观察的话。
这三种能力组合起来,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产品需求”,都可以发挥非常大的作用。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这些案例好像解决的都是一些小事情啊,对我们做大的产品能有用么?
这里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当然有用。
产品都是由一个个功能需求组成的,而每个功能需求对应的都是一个个用户场景,只有这一个个需求被更好满足,才能最终让用户感受到成功的产品。
前几天,读了一本书,看到一家名叫美捷步(Zappos)公司的案例,这家公司对用户需求的洞察真可谓是极致,当然也做到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