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者|从用户角度看拼多多的“社交”——那些让人“郁闷”成功的营销活动分析( 三 )


当然了,每个商品的好评度是很关键的,人们常说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也因此,拼多多的商品不可避免的在便宜的时候存在质量疑问。
对于商品的设计分析上来看,“好评”和“差评”其实都是反映用户对于产品的心理的。
对于拼多多的”好评“,其实主要集中在两方面:
一是商品维度: 就是价格便宜可以省钱和商品丰富等。
二是娱乐纬度: 就是这个软件设计的有趣好玩,这个活动设计的趣味性强让你打发时间。
对于拼多多的差评:
主要是由于低价所带来的产品质量问题,这就是上面说的那句,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
接受者|从用户角度看拼多多的“社交”——那些让人“郁闷”成功的营销活动分析
文章插图
总而言之吧,拼多多的商品最关键也是最难的问题是产品质量问题。
这也导致,拼多多的用户,不可能真的存在买入上千元的产品,因为毕竟价格很多时候是对商品价值的直接反应,而拼多多主打就是便宜,所以高端品也就销售不多。
而近期拼多多也开始引进旗舰店这一方式,也无疑是想对产品质量进行保证,可是也是任重道远,毕竟先入为主的观念。
2. 用户对营销手段产生的“疲乏”1)对于拼多多采取的用户增长套路的反感,不断的砍价、助力等传播拉新手段所引起的被传播者骚扰以及使用者任务失败的挫败感,我本人就是有这种感觉,一开始是第一刀砍价幅度是很大,最后就是每人0.001%的砍,差那么0.001,能气死你,但也就是差这么0.001能让你暴躁。
2)一些免单活动需要分享,而分享模式是用户需要努力地在朋友中拉人和自己一起购买才能够得到实惠;可能好不容易拉了好些朋友花时间助力你的免单活动,也说不定说造成别人的对分享者的厌烦;而且软件没有真正写明多少人可以成功(往往写的是多少人,实际却不是)这很容易让用户产生被欺骗的心理。
所以营销也要注意平衡,平衡活动的条件和结果、平衡用户的心理和观念。
最后我想说就像价格歧视原理一样,价格歧视实质上是一种价格差异,通常指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在向不同的接受者提供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时,在接受者之间实行不同的销售价格或收费标准。
同样的道理,营销也是适用这项原理。
本文由 @liang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接受者|从用户角度看拼多多的“社交”——那些让人“郁闷”成功的营销活动分析】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