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学生创业项目 创业者调查报告

【在校大学生创业项目 创业者调查报告】中国日报7月5日电(采访人员邹硕)7月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创业学院、商学院、文化科技园联合承办的《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大会暨“如何教创业”教育教学研讨会在线举行 。上海财经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会长徐飞,中山大学原管理学院院长李心春,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系系主任、原管理学院院长吴晓波等知名专家学者、报告编辑,中国人民大学创业学院副院长、院长杜鹏,毛姬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创业学院副院长,招生就业处处长、创业学院执行院长田传锋,文化科技园总经理白等校领导
该报告的共同编辑毛教授发布了《2019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年度报告 。年报在大样本调查的基础上,回顾了2017年以来大学生创新创业行为、创业实践、创业教育和创业支持等方面的研究数据,运用统计方法对大学生创业特点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历时性分析 。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受访大学生中有75%以上有创业意向,其中有25%以上有强烈的创业意向 。与2017年以来的连续调查数据相比,结果显示大学生创业意向更趋于理性,受访者发展方向更为明确 。大学生的创业动机主要是机会主义创业动机,这表明大学生创业动机的主流是满足自己的愿望、兴趣和实现价值的结合 。
在高校创业支持方面,研究表明,高校创业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和创业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多年调查的统计结果显示,高校创业者对高校创业支持(包括创业课程和创业实践活动)的评价呈上升趋势,但大学生对创业课程和实践活动的反馈仍有相当多的差距,说明高校创业支持的有效供给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足 。因此,高校在加强创业理论教育的同时,还需要构建多层次、多形式的实践平台和支撑生态 。建议从不同学科出发,高起点规划,高品位设计,高标准建设,高效率运营,打造更加充足、丰富的创业人才培养平台 。同时,不同个人特点和创业阶段的大学生对高校等创业支持机构提供援助的需求存在差异 。因此,创业政策的供给也需要遵循创业活动的基本规律,深刻理解大学生的创业行为,根据大学生和创业者的创业过程、创业类别和重点支持,建立差异化、精细化的政策帮扶体系 。
中国人民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窦志成教授发布《2019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主报告 。以“青年人工智能创新创业”为主题的主报告深入分析了我国青年人工智能创新创业的现状和问题 。从人才来源来看,报告将青年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归纳为以海归为主的科技型创新创业、以大公司背景为依托的社会人才创新创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结合高校资源、学术创新创业四种主要模式
报告随后从教育、企业、政府和个人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包括培养教育领域具有“温度”的新型工程复合型人才,加大对大学生人工智能创新创业的基础指导,推进校企合作;企业要积极与高校合作,促进成果转化,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业务水平;政府应发挥孵化器作用,帮助初创企业与外部资源对接,为不同阶段的创新型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扶持措施;大学生需要树立更加积极全面的创新创业理念,培养开拓精神,提前进行人工智能相关的创新创业职业生涯规划,从自身兴趣出发,积极学习人工智能相关知识 。
在随后举办的“如何教创业”教育教学研讨会上,重点围绕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与抗击疫情、高校创业教育体系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展开 。来自兄弟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专家代表进行了交流讨论,并为创新创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教学改革提出了建议 。
来源:中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