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人员|CRM:不同业务场景下的线索流转策略

编辑导语:作为CRM系统中的常见模块,线索流转包含了线索从生产到转化的全过程。那么,什么样的线索流转策略才更有效?这要求营销人员回归到业务层进行思考。本篇文章里,作者结合实际业务场景,对线索流转策略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不妨来看一下。
销售人员|CRM:不同业务场景下的线索流转策略
文章插图
这次分享一个CRM系统中最为常见的业务模块:线索流转策略。
这里指的「线索流转」是包含线索从产生到转化为商机、客户之前的全过程。涉及到线索如何进行分层、分配的策略以及相关的奖励与惩罚机制。
之前看到很多文章或书籍中都会提到有关线索流转的一些策略与方法,这其中更多是列举了一些方法与分类,没有和实际业务场景结合着去探讨,事实上不同的业务场景下制定的线索流转策略区别很大,这篇内容我会尽量站在一个业务的视角把流转策略讲清楚,也希望能够对看过这篇文章的朋友们有所启发。
一、回归业务本质的流转策略才是好的策略谈到线索流转机制时,需要先回归业务本质。我们究竟为什么要去不断地设计和优化我们的流转策略,其原因还是在于一个ROI,尽可能较低成本让线索转化为更高价值的内容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道理看似浅显易懂,但是实际到了实施阶段,很多人会忘记最初的目的。
举一个简单的案例。
A公司是一个刚成立几年的创业公司,销售的是面向C端用户的简单标准化产品,且每天获取到的线索有几百个,要做一套线索分配机制来管理线索的全生命周期。而公司一共就10几个人。
于是公司学习了相关策略理论后设计了一套复杂的线索分配机制,目的是让不同性格爱好的销售人员找到志趣相投的客户,为了提升成单转化率。
首先抛开策略准确性不说,作为一个标准化简单产品,客户如果面向的用户群体也一致,那么去费心做用户匹配,投入的各类成本与最终产出的价值根本不成正比;况且策略的选取由于没有足够的样本,也可能准确性不高,因此能够看到:不同的策略需要去和不同的业务去做匹配,最终能够实现ROI的最大化。
二、前期是否要引入线索孵化流转阶段从线索的生命周期来看,线索的流转过程是先由市场部门通过进行广告付费投放、社群运营等方法获取到线索。这种线索往往是用户通过收到的推送内容产生了兴趣,或是产生了点击行为;或是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便产生了线索。
而线索孵化是指在线索分配给销售人员之前,市场部人员先介入了解客户意向后持续为用户推送有价值、感兴趣的内容,提升潜在客户的意向程度,在线索量较大的情况下,将更高意向度的潜在客户分配给销售人员跟进。
从ROI角度去看待线索孵化过程如果销售的产品是较为成熟的、专业度较强的低频产品,这种行业往往以某些冷门的线下B2B业务服务为主。这个行业的特点是用户并不需要前期教育,因为往往每个用户都是这个行业从业者。
相应的,这种业务场景下市场获取到的线索不多,面对面销售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所以我们看到很多线索与销售人员的配比可以达到 2:1 甚至 1:1;也就意味着很多销售人员平均可以分到 1 到 2 个线索,足够有精力去逐一跟进。从财务角度的配比上,投入的销售人员工时成本应该占到大头。
当然这意味着在专业度较高的领域招聘销售人员也是一个挑战,会产生人才数量稀缺与溢价,最终反映到线索配比乃至财务决策上,这种就要看公司的实际情况了。
在B2B业务领域中特别要提到SaaS,这往往也是一种典型的B2B产品,不过SaaS相对其他B2B领域,相对会产生高频交易,此外由于中国数字化进程尚不成熟,既懂信息化又懂业务的人才不多,这种情况下市场仍然需要前期教育。这类市场线索量随SaaS行业不同而不确定。不过这类业务场景下适当引入一些专业的解决方案和行业报告可以有效提升客户对公司专业度的认可,从而引发更多采购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