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利大于弊1000字 黄执中大学生创业利大于弊

9月5日至9日的混沌创新之旅,可能是我人生的里程碑或转折点 。
因为在此期间,我受到了很多“刺激”,以至于发生了一些“顿悟”,我的基因出现了一点“突变” 。
世界的未来会因为这次混乱的邮轮事件而有更多的变数吗?我不太清楚 。
但我很清楚,我的世界已经改变,我的未来已经打开了一个新的维度 。
文(广州分公司四班)
1
三大感受
1、很累,但很充实 。
我真的很累 。5号坐火车十几个小时,上了船,吃了点东西,没时间休息 。这是一次拯救生命的练习,然后我不得不赶去听陈深的演讲,接着是精彩的杂技表演 。
第二天,几乎接连上了三节大班 。第三天,游学完回到船上,刚放下东西就要赶董浩的课 。第四天在黄志忠,有总决赛,有混乱之夜 。而且,所有的老师都在谈论hi,他们都很认真地用完了时间 。但是,精彩又惊喜的内容让我膀胱疼痛,不愿意上厕所 。
各种突如其来的领悟和兴奋,以及游轮上的新奇和兴奋,还有大海里的海浪声,让我晚上难以入眠 。我只能长时间坐在阳台的藤椅上,看着星空下波光粼粼的波浪,看着天空的曙光,想象着未来的可能,思索着旅途的意义 。
但是,结果就是睡眠严重不足,一坐下就容易迷糊 。有些课,你不小心听了老师半个小时,呵呵 。
2、有点懵逼,但激情饱饱 。
好像每个角落都有成堆的学生,不是玩就是练 。它有趣、信息量大、充满深情,让我忍不住想停下来看比赛,振作起来,参与其中 。虽然我的队伍在登上邮轮之前就在支线比赛中被淘汰了,但我总觉得自己能为每一支努力拼搏的队伍做出一些贡献 。
宗达(广州分公司总裁)组织的几次活动、财富农场、教育讨论都很出彩,但遗憾的是,每次听完一节大班课,都只能赶在参与的最后结束 。我还看到一群人在玩区块链游戏 。我看了一会儿,但还是看不懂 。我不得不放弃,去和陈深老师谈谈 。
晚上,在酒吧、餐厅、正厅、迪厅,到处都有当地分支机构组织的网络活动,各种眼花缭乱的聚会让精品店、歌厅、赌场等娱乐设施显得有些冷清 。但是,在6号晚上的歌剧表演中,我还是体验到了这艘游轮的档次 。7日晚,我们联合武汉分公司在海中馆举办了一场非常高的PARTY,切了一米多长的大蛋糕 。最后,转圈圈的舞蹈震撼了这个地方,很快停止了音乐,生怕地板塌了 。
在邮轮的旅程,本来应该是悠闲和放松的,可混沌大学硬生生把这次辉煌号的航行变成了充满激情的学习之旅,白天到处都有激烈的比赛和锻炼 。甚至在7日福冈游学期间,也有学生提前返航,为第二天的总决赛做准备 。沉浸在这种温暖的氛围中,恍惚间体验到了知识海洋的壮阔和肉身的思想飞溅 。游轮两次起航的时候,我正在剧院听一堂大课 。地震低沉的声音听起来像号角的声音,舞台上的老师正带领一支创新大军踏上征程 。
3、有些失望,但满载而归 。
我很失望,因为我所属的广州分公司没有一家进入半决赛,这是一个很大的意外 。
满载是前十名和前三名的赢家 。凭借他们强大的实力和“惊世骇俗”的演讲,给了我极大的刺激和深刻的启发,直接引发了我对学习这件事的新思考和顿悟 。
游轮上有六大类,每一类都装满了干货和满满的座位 。有老师被同学的热情感染,多次要求延期,导致游轮演出延期或全部取消 。
董浩老师的课给了我最大的收获 。课堂上,他只讲了一些生活经验和反思,却没有任何实践技能,看似“无用”,但我觉得是所有课中最“有用”的 。
p style="font-size:15px;">大师所传论,其实有高下,可分“术、法、道、势、性” 。讲法也有层次,从知识结论到认知模型,从推理分析到谈古论今,从经验解说到大道归一 。
而董浩老师讲的是感知和人性,给人的是觉悟和力量,我认为这些才是最高境界的认知和讲授 。知识能填补焦虑,认知能辅助思维,但只有人生的感悟和人性的洞察,才能激发人的本能和性情,解决原动力和原生动机的问题 。最打动人心的讲法就是讲故事,而且是自身的传奇性的真实故事,这种故事只有董浩老师有,也只有他才能讲得好 。
结束前,董浩老师真性情的高歌一曲和吟唱《沁园春-雪》,与其说把所有人都感动哭了,还不如打个比方,董浩老师的歌和唱,就 像发出了无数股带着能量光芒的斑斓暖流,注入到在场的每一位同学心里,至少我自己就是感觉到被点亮了 。
2
三大收获
1、交了不少新朋友,叙了不少旧交情 。
邮轮上,除了工作人员,都是老师和同学,亲切而同频,见面就有认同感,很容易就能交上朋友 。
好几个久未见面的广分同学,在船上有机会痛快的聊了一次 。平时工作忙,很难有时间约到一起,就算偶尔的线下活动碰见,也只能寥寥数语的寒喧几句,因为得忙着去交新朋友 。
很幸运,同房的胡同学也是做品牌营销的,是个老营销人了 。同样的职业领域,让我们成为了莫逆之交 。我们一起听了三堂大课,交流彼此的看法,指点了些江湖 。只可惜,时间真的太少了,睡醒就是赶活动,回房就想趴下,有很多话题,不得不回去后再约聊,反正广佛也算同城了 。还有就是认识了申晨老师,在餐厅逮住他聊了几次,加了微信,约定回来后谈合作,毕竟都是搞内容营销的嘛 。
我本来这次上船的最大目的就是交朋友的,结果每个人都各自一大堆事要参与,好不容易拦住一个同学还没自我介绍,人家就有事走开了,没空深聊 。只有在旁听小组练习时、吃饭时、泡按摩浴池时认识了几位新同学,聊了些彼此的关注和工作,才加了微信,……,但也满足了,毕竟都是混大的,日后总有相识处 。
不过这种状况,倒促使了我对学习社群里交朋友的方式和工具的反思,有了些非常好的Idea,回来后就要尝试去做一下 。
2、听课收获新认知,观赛得到大启发 。
申晨老师让我了解到内容营销的技术架构和发展趋势,吕世浩从人文角度和思辨精神重新解释了兵法的争与算,俞朝翎老师以目标为核心定义了结果导向的销售团队管理体系,苏牧老师带大家发现电影美学和探索意境表达之道,黄执中则用3个多小时讲了“对人不对事”的颠覆性情绪思维 。
五位老师所讲的内容,恰好分别从“心、智、情、体、用”五个方面,对营销思维构建起了一个新的认知和应用框架 。不知是有意还是天成,反正在我脑子里跳出了一个清晰的模型,我称之为“情意营销”,就是基于情感互动和意义感的运营和销售系统 。
这里有苏牧老师基于意境美学的价值核心,有吕世浩从国学历史中挖掘的人文智算,有黄执中从深思反问中得到的情绪动力,还有俞朝翎用绩效目标打造的销管体系,再加上申晨老师总结的内容营销十步法的实用技术 。如果你能把这些课程都全部仔细听懂了,就会自然拥有了一整套很先进的营销武器装备 。
在旁观一些小组的练习和淘汰赛时,我逐渐感悟到了刻意练习对认知提升的作用 。有的同学把思维模型应用到非商业场景的案例,也让我开拓了很多新视野 。我在现场全程观看了决赛,完全被十强的表现所震服,他们所讲的内容,以及他们获胜的事实,刺激了我去深刻反思学习与认知、实践与成功的关系,得到了一些洞察,在后面再专谈 。
3、见识生智慧,体验长信心 。
当你见识过、参与过、体验过这么一场浩大激情的4000人规模的创新思维活动后,可能对很多事情的看法、感受和思考都会不同了 。
曾经的忧虑,已经无所谓 。曾经的纠结,已经不值一提 。曾经的恐惧,可能已是过眼云烟 。那些时时困扰的疑惑,似乎已经被什么东西点化掉 。对一些事情的前望,也不知怎么的,突然出现了很多光亮 。
哪位老师曾经讲过这样的观点,硅谷创新的根源,在于创造了一种高密度的创新人才环境,各种创新思想和创新力量在浓稠紧密的交流碰撞中,自然就会变异出新基因和孕育出新物种 。
混大把4000多有创新高能的人装到一艘邮轮上,就是人为的创建了这样一种高密度的交流环境,虽然时间很短,但谁知道已经潜在地发生了哪些可能 。
至少对我而言,无比坚定的自信心正在树立起来,不是因为获得了多少资源和支持,也不是因为抓到了怎样的机会和时局,而是真切感受到了思维的力量,及在心里播下了使命的种子 。
3
反思“学习”,发现“感知”
这次创新号之旅,我最大的收获是发现了自认为是学习的第一性原理——“感知” 。
学习的最底层需要和最终目标,应该是获得对某些领域的感知能力和反应本能,而不只是停留在认知和思维的层面上 。不知是不是跟王东岳老师的理论吻合上了?
学习的方法,也应该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感知能力和感性天赋,去与学习对象交流互动,体验和影响,获得反馈和结果,来引发变异和迭代,而不只是停留在理性和思考上 。
学习的过程,是一种“觉知→认知→感知”的进化,每一点都是起点,却不会有终点,永无止境 。物种的发展,就是这样一种循环晋级的过程,不断升级感知能力,跨越非连续性的不稳定而存续下去 。
当你有了新的感知能力,就会觉知到新的需要 。通过“学”,你会认知到新的领域 。再依靠“习”,你会获得感知新世界的能力 。接着,你会触达到新的边界,这时又会有了新的觉知,想去了解边界以外的未知 。
1、因为被感知,所以才胜出 。
这次思维大赛评比的本质是什么?与其说是对思维模型的认知和讲解,还不如说是对第一性原理的感知和实践 。
如果仔细对比决赛胜出的十强和层层被淘汰的小组,刨析一下最后赢得冠亚季军的三名,会发现有几个共同点,就是他们讲演的内容都有“平易 笃行 和合”的特征,讲演时都是充满了激情和陶醉,让人能够感知到某种精神冲击,特别是丁布同学近乎疯狂的轰炸语速,把全场的情绪都拉动了起来,最后在齐声的呐喊中,主持人不得不打破规则,让他把最后几页PPT讲完 。
其实认真挑毛病,十强选手所套用的思维模型,都多少有点牵强附会 。但很明显,最终结果证明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对思维模型的表演,是否能打动评委和观众” 。他们都是把这点做得最好的,特别是 冠军组的丁布,完全就是在用激情讲一个带有思维模型的现实童话,而不是在用案例讲解思维模型 。
要想打动人心,首先要有激情,因为激情会引发共鸣 。然后就是要“可感知”,在短短的5分钟内,是不可能把老师都要用两三个小时才能讲明白的模型复杂内涵讲得很透彻的 。也很少有人能在这么短时间内,仅通过听讲就对一个思维模型建立起全面的认知 。
所以,比赛要求中的“秒懂”,就是要考验选手对模型的核心原理的理解程度,以及把自己的理解转化成“平易近人”的解说 。平者就是“具象”,易就是“简单”,要把抽象内容转化成跟受众同等水平的可场景化感知的画面和情感 。回看丁布的PPT,他放了那么多照片就是为了用场景营造出的直观感 。最好的讲演,不是让观众精确理解概念的内涵和结构,而是让人感受到模型的思维力量,并领悟到其中的原理属性,触发潜意识的记忆和动力 。
但做到这种境界不容易,有一点是最基本的,就是必须有实践 。反观所有的十强选手,会发现他们都是实实在在地做着某种实际项目,并且取得一定程度的阶段成功 。也许他们起初不一定就有什么清晰的思维模型去依据,但一定是觉知到了某种第一性原理,并且始终坚定不移,用感知能力去应对各种挑战和抉择 。后来回头才发现,原来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暗合了某些模型原理,然后就更坚定的笃行 。因为都是从亲身经历去重新发现和理解自己的第一性原理,所以天然就有具象属性和深厚情感,所以才有可能把思维模型表达成场景画面和真情故事,才能让人一下子就感知到模型的价值,并被驱动着去深入认知和应用 。
综观所有十强的例证和话术,会发现他们都做到了“和世情 合众心” 。丁布说的“是什么让你的心灵歌唱——别人眼里的光”,以及他在过程中对“生长性”和“生命力”的反复敲问,硬把听众的理性转变成了感性,用同理心去打动人,而非用逻辑性去说服人 。也许,最好的可感知转化方法,就是找到原理与人性、模型与世俗间的连接点或交合处,用情感性的话语,把技术化的概念重新表达,甚至重新定义 。
2、创新号的旅程,就是对学习和思维的感知之旅 。
混大总部为什么要把第一次思维模型比赛放到邮轮上?如果从成本和效率的角度来看,很不划算的 。如果说是为了搞噱头,吸引更多的新用户,显然也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票的 。
除了为所谓超级用户提供高逼格的服务外,混大组织这次创新号活动,还有哪些更底层的考量?会不会是一种教研的创新试验?会不会是在探索一种创新的学习方式?……
希望能看到混大官方对这次活动的研究总结,这里提供我个人的一些体会和洞察 。我认为,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这次把邮轮旅行、大咖讲课、思维比赛结合起来的大型社群活动,是一次有重大意义的,把创新学习和思维训练作感知化探索的创新之举 。
除了极少有深度知识焦虑的人,会把持续学习当作是一种生活乐趣,绝大多数人对学习思考和观念改变的感知,都是偏痛苦、困扰和烦躁的 。以至于都想得到直接的答案和工具,习惯于花钱买现成的产品和服务,去解决各种问题 。这导致除了自己的专业领域,对绝大部分事情都失去了深入分析问题和自我系统性解决的能力,甚至连判断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也正在丧失,往往把有现成解决方案和工具的问题当作需要解决的目标,而忽略或无视真正的问题和底层的需要 。
文明的分工定律,一方面在强化人在专业领域的感知本能,另一方面却在弱化对专业边界外的问题意识 。导致人们只会着眼于生物本能(系统1)所能感知到的那些表浅性问题,而对于需要系统2去发现和解决的整体性、宏观性、底层性、本质性的问题,越来越无能,甚至“无知” 。这样的局面如果发展下去,对人类的个体而言,会是一个怎样的结果?……
但显然,进化还是留给人类一种对“无知”的感知能力,表现为对未知的焦虑感和探索冲动 。在文明的更高级发展中,总会有一部分人,率先进化出新的感知属性,以填补因为过于依赖现有生存状态所丧失的“存在度”,王东岳老师的“递弱代偿”原理说明了这个规律 。
李善友教授和混大的同学,就是一群进化出了深度学习本能和对思维模型有感知能力的新人类亚种 。这种感知属性的主要表现在于,对底层问题和多元解决的敏感性和求知欲,以及对模型抽象和系统思考的原生动机 。而这种新的感知属性又必须依赖更高级的生存环境,才能发挥其优势,一种更高密度的更多元化的创新群体和交流环境,比如混沌社群和创新号 。
所以,在我看来,创新号之旅,即便不是明谋,也是暗合了“递弱代偿”原理的感知创新 。用邮轮空间构建了一种独特的环境,让一大群有创新基因的人在这里,深刻地“感知”到了学习和思维的能量和动力 。
当一件事情,在系统2被认知的时候,是需要高耗能启动和缺乏行为驱动力的 。但如果是在系统1被感知时,则会迅速自动引发各种本能去行动,还长时间保持兴奋度 。对学习和思维,这一体两面的事情,也是如此 。当它俩被理性的认知为一种需要时,其实很难引发具体的行动 。但如果学习和思维,被感知到以至触发了生理反应,那才会真正产生缺乏感,才会形成真正的需求,才会发生对混大课程的购买和使用 。
难道不是这样吗?当你看到十强的讲演水平之高、洞察力之深、行动力之强,有多少还残存进取心的同学,还能坐得住,回避现实的差距,而不去更努力的学习和提升思维能力呢?所以,从这个角度去观照这次创新号活动的商业目的,其实也是深藏用心的 。
3、学以问题化输入,习于目标性输出,从认知式学习升级到“感知型学习” 。
这几年的深度学习,可谓有舍有得 。
得的是思想的高度和视野的开拓,以及对事物的洞见能力,确实跟以前是天地之别了 。有时候SB速率之快,让自己都有点“惊讶”,一夜之隔,想法就可能来次大迭代 。还会发现,跟很多同事和朋友很少能聊得上话了,不知这算好事还是坏事?
舍的是,把很多事情都担搁了 。原本的创业构思,被一次次的“迭代”抹杀在头脑之中 。每一次认知边界的拓展,都会有更多的未知引诱我去探索 。太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习和思考中,以至于“不敢”开启真正的行动,生怕错失了什么重大的认知而没有“做对的事情” 。“得到和混沌”对我而言,似乎变成了另一种精神鸦片,想停想戒都不能自主 。
于是很自然的,就开始反思“学习”这件事情 。学习的本质是什么?第一性原理是什么?到底如何从学习获得成功?……也看了不少学习方法论,可基本上不是经验之术,就是鸡汤之语 。直到这次创新号给我的刺激和启发,突然间顿悟到了“学习”的真谛 。
学习,实际是两件事,学与习,输入为学,输出为习 。学习的目的,必须考量有效性和生长力 。人生有限,学海无涯,你只能拥有方向,汪洋不是目的,到达彼岸才是收获 。
学,必须以问题为核心 。提出问题,才是学的开端,以问题为主导的输入,才具有效性 。围绕着问题去回溯原点、探寻思路、挖掘因缘、究查交涉、延展推演、层细析解、结联统汇,所学才能聚知构识、网系成体,而不是粒粒散沙、缕缕纠丝 。
习,则必须树立起目标 。基于目标的输出,才会有用和有效 。可以有“无用之学”,但习必须求取“效用” 。从无用中发现有用,把非用转变成可用,就是习的目的和作用 。习远不只是练,更多的应该是“炼”,实现从“学到用”的跨越 。
如果把学习比作学海远航,那“问题”就是乘载的船,“目标”就是船上的风帆或轮机,提出的问题越多越深刻,航船就越大越精良,目标越清晰越高远,这艘船的动力也就越强大,越能乘风破浪,到达更远的新大陆 。
不是吗?这次创新号的思维大赛,就是提出了一套清晰的目标和机制,给了所有参与者一些共同的问题——“如何赢得比赛?”“你的第一性原理是什么?” 。而胜出的十强,哪一个不是基于清晰的目标在做着具体的实践,实践给了他们取胜的素材,而比赛本身,又是他们目标性输出的一次具体实践 。
我的“学习模型”其实基于“反熵增”原理,无序化的必然性就是“熵增”,反熵增就是要不断的构建有序性 。无论学到什么,习成如何,都会因熵增而逐渐涣散淡消 。平时我们感觉到学了就忘、过了无感、考完还给老师,就是因为大脑和人性也逃不过熵增的作用 。以问题为框架去构建学的能力体系,以目标为准线去筑造习的经用通途,本质就是以结构化的手段把无序的学习变成有序的探索,才是人类万年演化出来的基础本能 。
学习是为了什么?答案都可归结为“获得认知” 。这没有错,而且从认知角度去看待学习,比起“获得知识”已经进化了一个维度 。因为知识是“材质维”,认知是“能力维” 。李善友教授就提出,来混沌大学学习的不是知识,而是“思维”,是获得思维能力,是收获可习得的思维模型 。
但 这次创新号让我顿悟到了学习的一个更高维度,就是要“获得感知”,及“以感知的方式去学习” 。感知是“属性维”,会让你拥有更强大的生物属性,在更复杂的生存环境中获得存在度的提升 。
对一件事情,只达到认知的能力维度时,未必有足够的反应意识、洞察能力和行为驱动,很容易受系统复杂性的遮蔽而忽视,或者因为要调动高耗低速的系统2去处理,而有错失和错误的风险 。可是,如果能达到感知的属性维度,在系统1的自动高速反应下,唤起意识和敏感,调动人性和本能,就会有闲庭信步的境界 。这种境界是怎样的体现,回看一下冠军丁布的视频就知道 。据他的自述,赛前并不了解分形理论,但他做的事情,已经在感知属性的层面,让他获得了分形思维的本能 。所以他的表现,就是已经超越了系统2,回到系统1的感知进化的结果 。
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如果置身于一种相关的情境、场景、心态中,你的感触、发散、灵光都是很自然的产生,你对问题的发现和洞察、对因理的捕捉和梳整,都是不怎么费力气劳心机的 。如果能进入心流状态,则更会有种如有神助、信手拈来的感觉 。这是因为你处在一种高浓度的可接触、可感知的环境中,并且以感知的方式和环境进行互动,获得丰富的反馈和高速的迭代,推动你的系统2去深入思考,激发你的系统1去全面感知 。
所以,以问题化的输入去学,以目标性的输出去习,就是要自我创造可感知的情景和心境,让自己的内在和外界能形成一种感知型的交互状态,从而更多的利用系统1的本能机制来感性学习,而不光靠调动得专注、耐烦、自制的系统2来理性思维 。这样不只身心愉悦,节能高效,还可能会引发很多物理性激素奖赏,让学习有无穷动力,进入良性循环 。
而且通过感知获得的认知,会更直接有效,具有天然的纯粹和简约 。在与环境的持续互动影响中,感知属性不断被强化、升级和变异,以至于推动认知也不断的深化和延展,这就形成了生长性 。可生长是感知模式的特长,比起认知模式的主动和选择,感性的生长力是被动和融和的,具有更强的存在度和进化性 。
4
旅程归来,“行动”开启
混大的创新号就创造了一种学习创新思维的高能环境,在这里,我真切的感知到了学习的力量和思维的光辉,并且觉悟到了学习的本质和方法论 。一大群有着创新感知属性的新人种,正在引领着进化趋势,有幸的,我是其中一员 。
但是认知不是结果,感知也不是终点,行动才刚开始 。从邮轮回来,自然会把新认知应用到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只有不断的实践和探索,认知才会变成感知,理性能力才会变成感性本能 。
既然我们有幸盗取了思维之火,就有责任把它发扬光大 。对思维世界的探索欲和推动创新的使命感,让我想到了三件事需要行动起来:
1、探索感知原理
感知系统和认知系统,最大的区别是,感知有受动器和触发器,而且受动和触发之间的网络最多、路径也最短,大多情况都是发生的直通联动 。而认知虽然有更高级更复杂的运算和存储系统,但缺乏丰富的驱动型前后端,所以认知系统要引发行为或自我迭代,还需要主动请求感知系统的帮忙 。思维能力的高低,本质在于两方面,一是能感知到什么层次和多少,二是对感知到的东西做怎样的处理,以及处理到怎样的程度,这两方面都有两种系统的紧密协作 。(注意这里所讲的是功能划分,在物理上两系统可能是相互渗透融合的)
这种两系统间的协作过程,在刻意去学习和思考时,也是需要消耗大量的脑力、能量和意志力的,所以就进化出所谓的“惰性”和“兴趣”来阻止过度使用及异化筛选 。两系统的差异本质在于组成结构和工作机制的不同,决定了它俩各自的最佳用途,并没有优劣高低之分,在该配合的时候会自然协同,谁主谁次其实取决于心理状态、思维习惯和场景互动,当这三种影响力达至很和谐的机制和状态时,两系统间的协同就会进入所谓的“心流”境界 。
因为认知的高耗慢速,所以日常我们更多的依靠感知去处事,在“感知”到有必要时,才会调动认知系统来深入思考 。然后认知再回调感知,去补充、探知和体验 。所以大多时候,两系统的关系就是“前端后台”,感知先行观察和引发,认知会支持和决策,再回到感知去操作和监控 。但在非专业领域或非兴趣状态下,认知系统是不活跃的,感知系统还会抗拒,甚至关闭,因为进化本能有自我保护和精益化的机制(受控于情绪系统) 。就算认知强行去调动感知,感知也不配合或只“迎合”,认知的结果在缺乏感知参与下,就会容易出错或不充分 。两者的别扭状态会更加消耗情绪动力,就构成了恶性循环,最终意志力耗尽时,要么是放弃,要么是草率,前者还好,后者则会导致更恶劣的结果 。
如果看懂上述原理,就会明白,为什么要重视“感知”,学习的目标,要得到“感知属性”,而不只是认知能力 。这里讲的感知,远不止对外界的感知功能,更多是指内感能力(如经常说的潜意识和第N感) 。生物最早发展的是感知功能系统,然后人类把其中的认知功能强化成高级系统才脱颖而出,但在认知之上,人类又继续进化出内感能力,辅助和优化认知系统的运作 。显然,这种内感系统还处于初级阶段,科学对其也没有多少认知,却实实在在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成长和进化 。
我不是科学家,以上都是碎片化学习到的点滴知识,经我的认知系统整理,并调动我的内感能力去搜寻日常经验和感受记忆,最后推理架构出来的直观认知 。对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提出了一种假设和可能,我发起了问题和探索,而且看起来,这样的假设挺有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 。那这种论题就值得去深入探究,设计实验或算法去证明,并且延展开去发现更多的推理、机制、方法论和应用模型 。
围绕着“感知”,我们可以有很多命题去探讨,如感知科学、感知思维、感知方法论、感知的第一性原理、感知动力、感知机制、感知工具、……
但我现在看重的是“感知化”这个主题,毕竟我现在主要做的是商业性的事情,感知在商业上的应用,是我更关注的方面 。
我对“感知化”的定义是:以可感知为目的,把人类的智慧成果(如知识、文化、创意)再加工且多元化,让人们可以直接感知到(感性消费),进而推动认知的发生和进化 。在商业上,可以进一步明确为:开发感知型的产品,满足消费者更高级的感知需求,从而获得更深度的认知价值 。
想出这样的定义后,我才明白,我现在所做的“内容营销”事业方向,其背后的基石假设就着落在“感知化”上,而且可能是现在很火热的知识经济、知识服务、内容产业、短视频等趋势背后的底层原理 。
基于这样的洞察,我们就有了“感知化”的两大任务 。一是内容和产品的感知化,可感知的属性、因素、形态、机制都是怎样的 。二是人们的感知需求是怎样的?有什么?感知和认知的关系和转化又是怎样的?毕竟消费者最终要收获的是认知价值 。
我说的这些,都相当的抽象和理论化,限于篇幅,我不可能在这里详细解释,但以后我会就特定主题专门写文去介绍我的思考、研究和实践 。这种理论性的表述,也只能在混大里交流,对客户和不同频的朋友,我是必须转化成“可感知”的说法和方式 。这也说明了“感知化”的现实价值和商业基础,黄执中老师讲的“对人不对事”,其实就体现了社交互动和商业沟通中,“个性感知”的价值和重要性 。
显然,“感知宇宙”的宏大,不是我一个人玩得转的,也不是随便没有高级思维能力的人能玩得起 。所以,我必须依靠混大的老师和同学,大家一起去探索感知的奥秘,一起去开发感知的商业新世界,既为人类的进化做点事情,也让自己的人生多点意思 。
2、实践思维模型
认知到感知思维的应用原理和商业价值,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运用到混大的思维模型上 。如何把思维模型感知化,让模型更容易被感知和认知,从而更直接的把模型运用到实践中 。模型的本性就是抽象化,就是将经验、证例和推理提炼后,形成简洁框架和定义,才具有普适性和交流性 。但概念化的东西就天然的难感知,只能通过刻意学习后被认知 。概念的属性虽然是“反感的”,但并不意味着不可以把反感的东西再加工成“易感的”,甚至是“自感的” 。另一思路就是,创造有“压感”或“情感”的环境,逼迫或引诱感知系统积极地协同认知系统的工作,如考场、战场、赛场、商场等,还有创新号 。对应到商业上,就是产品的内容感知和感性情调的场景,涉及到创意、设计、制作、运营等诸多方面 。
其实像混沌和得到,这些头部的认知服务商,已经在智慧产品的感知化上做了很多创新探索,如得到听书的语音化再讲述、知识整理师、思维导图、专业知识服务者等,如混沌的大咖讲课、学霸说、线下交流、思维比赛等 。但这些还远不足够,现有的创新尝试,似乎都只是针对原始的感知功能去做输入优化的“文章”,对比认知还高级的内感系统,并没有关注到 。另一方面,对感知如何转化到认知,认知又如何驱动感知,如何帮助或赋能给两种系统间的协作,还没有开发出具体着落的产品形态 。
为什么“懂了很多道理,还过不好这一生”?听了、学了、懂了、认知了,然后呢?
人生不是认知,认知只是人生一小部分,没有行动,当然没有结果,谁都知道的答案 。
可是,为什么没有行动呢?应该有什么样的行动?又如何行动?行动是怎样发生的呢?……
我跟很多混沌的老同学都聊过“在混沌里得到了什么”这个话题,他们中很多人不是成功创业的老板,就是企业里的高管,一度都非常热情的听课和参与线下,但一段时间后,就会慢慢地淡出退却,有的就不续费了 。
普遍都是两种反馈,一种说是混沌的课很有启发,老师很牛逼,但除了缓解一些焦虑感,没有卵用,老师所讲的模型,只适合于他们的行业和条件 。还劝告我不要太过迷信,不要花太多时间去学那么多,着眼当下做好事情才最重要 。
另一种说是混沌的理论和模型很有用,但太高大上了,没办法落地,现实的情况远不是那么简单的套路,是很多复杂的系统的事情 。
用李叫兽的“需求三角”去分析这样的情况,不是用户没有缺乏感,而是目标物的设计还远不能满足缺乏感的主要层面,即对深度学习和思维模型的感知需要与应用消费 。以及对用户的消费能力和成本设定过高,产品背后的核心理念,还是功能思维,而非用户思维 。即还是我提供什么、给你什么,而不是我帮你实现什么,或者我辅助你完成怎样的任务 。但也看到了一些改变正在发生,像得到的《知识就是力量》和混沌的创新号与“创新思维大赛” 。
如果从感知原理去分析,就比较能抓住(认知服务)缺乏感的最好定位 。我们从觉知开始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就会去找原因和解决办法,知识和模型,带给了我们认知和思维 。到这时,我们只是在逻辑推导和经验认同上获得了感知,俗称的“没毛病、说得好” 。但下一步,具体为什么、怎么办,具体做什么、如何做?绝大多数人是没有能力把认知转化成更高级的感知,再引发行动和深度迭代,直到最后解决问题或实现目的 。
所以,关键点在于,存在这样一个过程,把认知转化成更高级的感知,通过高级别感知又可获得更深的认知,从而再度升级感知能力,如此循复,永无止境 。
现有的知识产品或认知服务,经常被吐槽为“不能落地”,其实就卡在“转化”这里,而不是知识、模型、思维方法等认知本身 。因为现有的观念都是认为,转化这件事应该是用户自己的问题,我提供了最好的整理和加工,你都不能自己去实践应用,难道要我替你把事情干了?
但本质原因,不是用户不愿自己转化,而是“不能”,或者说成本太高、风险太大,不到万不得已就算了吧 。具体有两方面,一是用户缺乏转化的前置条件,或者没有能力接触到这样的条件,甚至不知道需要怎样的条件 。这种条件就是前面所说的有利于感知系统运作的情境、场景和心态,以及具体的素材 。比如一个2B的产品经理,如果接触不了客户,或者不去深入观察用户使用场景,他就不可能把“需求三角”很好的应用 。
另一方面,认知产品的本身,没有起码的感知度,需要层层具象化和操作化的难度和成本都太高了 。有的表达出来,就跟古文似的,听清楚都难,更不用说听懂听明白了 。有的抽象程度太高,解说和举例也跟个体和当下的需求离得太远,道理都通,但怎么做却很迷茫 。
所以,知识产业或认知服务要升级的方向,不是提供更多的知识,不是找更牛的老师,不是整理更丰富的案例,而是要着实在“从认知到感知的转化”这个环节上为用户提供工具、条件和赋能 。这也是我要“实践思维模型”的具体定位,将思维模型工具化、操作化和内容化 。
具体怎么做?其实创新号上十强选手就做了很好的示范,丁布大哥做的“书虫”和“书声”,就把读书这件本来挺苦逼的事情,转变成大家都可以一起参与玩的社交游戏 。他在决赛时的演讲,就像是用脱口秀把分形理论表演了一次 。后来的三城巡演,经过打磨优化后的讲演,就有更多的可感知性了 。
以上的思考,源自于我现在的咨询策划行业的工作经验,而且我做的又是主要以内容和调研为核心的事情 。在和客户的交流中,会明显的感知到他们对于新认知、可感知、可操作的需要 。如果一味的跟他们讲道理、谈模型、聊方法,不仅人家会很快被说懵,连自己也会觉得越说越虚 。所以,必须把思维模型在内容上,结合行业做深细的再加工和具象化,在业务上,结合软件和数据,做些方便应用的工具,在项目上,可以做层细的拆解梳理出可操作的框架、流程和规范 。这些事情,我觉得既是很多混大同学的商业机会和事业方向,也是混大各地分社可以发展的延伸业务或服务升级方向 。
具体的产品和服务形态,可以有很多,这里就不展开了,只想说一下我对认知和思维的落地实践有指导意义的三个心法,分别是“问题梳理、目标分解、机制设计” 。
1)问题梳理:
问题是天然的可感知,只要你问题提得好,客户不用你解释就能秒懂 。原因在于,很多知识点并非人家没听说过,只是处于熵增的状态,没有构建起有效的框架,有时你的一句反问,就能帮人家串连起来,搭建起系统 。
当然,前提得是,你自己对相关领域要非常精通,然后又掌握了强大的思维模型装备库 。这时,你就像一个工程队,帮客户打造了一座思维工厂,让他自己就能源源不断的产出新主意 。
对自己的迷茫、困扰、纠结也一样,先尝试给自己提一些问题,让问题引导自己的思维和心灵,再不然就拿这些问题去请教别人,行动本身就是答案 。
至于如何提好问题,如何梳理问题,又涉及到很多问题和心法,另外写文吧 。
2)目标分解:
太多人只是意识到问题,有个简单的想法,却不了解自己的目的和目标,有的连具体要什么都说不清楚 。
其实把问题定义明确,目标就自然清晰,然后把大目标层层分析,从中拆解出具体的项目、任务和操作,事情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
过程中会分解出不同层面的问题,当你有很多思维模型和案例库可用时,就自然会套用上去,或做些创新改进,然后再细分拆解,如此而已 。
3)机制设计:
模型的抽象通常要把具体运作实现的机制去掉了,因为这些都是比较针对性、个体化和情景化的,不可通用也不普适,留下来反而干扰模型的纯粹 。
学习是不需要过多关注模型的实作机制,只要把模型套用上去分析判断,找到问题的因素或依据就可以了 。
但在实际的项目和任务中,要重新设计好具体的运作机制,模型才能被感知和被执行 。而且必须基于具体的客户条件和事务情景,去做特定的机制设计,否则机制无法良好运转,模型再好也白搭 。
凡是认为模型无法落地,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都是没有看到机制的设计效用 。因为这个东西是老师一般不会讲的,也不是不愿讲,是讲不清,通常这是个动态调整的过程性的事情,每一个体每个阶段都不可复制 。
3、传播混沌方法
混沌的方法是什么?
我的总结是:底层探究+多元系统 。
至于李善友教授说的“用第一性原理,跨越非连续性,实现第二曲线式增长”,可看作是混沌大学的价值主张,而且偏商业化 。
传播的目的,就勿需多言了,一是回报混大的启蒙,二是改变世界的使命感,三是这事也内涵创新的商业价值 。
市场对混大的课程和思维模型是有巨大需求的,但有一大波潜在客户被忽略了,如传统企业家和那些没多少学历但实干起来的所谓“土老板”(我的主要客户群) 。因为目前的产品内容和服务形态,对他们来说有点“阳春白雪”,却未必在意低门槛和创新性 。
虽然从营销的角度,可以去针对需求包装现有的产品和服务,再投放推广 。但产品力跟不上的话,最后的结果还是白忙一场,比不去包装推广好不了多少 。互联网时代,好产品是有静销力和自传播属性的,在做好产品的前提下,只需用一点增长黑客的手段,就能获得非常迅速的传播 。
任煜老师说过,混大课程和得到课程都有打开率和完播率很小的问题 。虽然订购量尚属可观,但只能说明市场有强刚需和消费观念在转变 。使用度不足意味着后续的复购量就会不理想,但不能怪用户的不积极上进,也不要自以为是地说在筛选精准用户群,还得老实回观产品是否真正适配了需求和贴切了场景 。传播的底层就是产品,传播的第一问题就是搞清楚“具体传播些什么” 。
混大可能有设定的产品战略和服务体系,我非局内人无法参议评判 。但现实的用户需求也摆在那,我在分享推荐混沌时,最多的反馈是“课程很好,但听不懂,用不上” 。如果你怪用户的不够格,就应了王东岳说的“生存环境的遮蔽效应” 。如果从“怎样才能让人家听懂用上”去想,就会在此发现新的商业机会和增长空间 。
对于混沌方法(底层-多元-系统),所有用户都有同样的需要 。但是对具体的产品形态、交付和服务内容的需求,不同的用户群却有很大的区别 。混大的产品和营销战略里,会不会有清晰的分类分层定位设计,我不得而知 。但作为受众之一,我认为存在很大的改进和创新空间 。如果混大能仿照小米的竹林生态模式,在认知领域也开放合作,支持混大同学和专业机构去为不同群体提供个性化服务和内容再加工(开发2B业务线?),则混大的产品线和品牌度就可能发生指数级增长 。
换一个角度,各位混大同学在深入学习了认知和思维后,是否在自己的领域有些具体的应用成果?有的话,是否能将其内容化、工具化和服务化?又是否能以分享、业务和产品的模式对外提供价值?又或结合所在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把混沌的课程和服务融入其中?比如某十强选手就提出把混大课程放进自家的车载智能语音的订阅产品中 。又或针对自家的客户群,可否将混大的课程和思维模型再加工后,创新品类和开发业务来推广应用?咨询策划行业的同学在这方面有很多优势和机会,我就有些具体的想法正在推进中 。
再或者,就一些具体的商业问题或市场主题,我们可以基于混沌方法和思维模型,组织一些小社群或小团队,搞一些小项目小试验,开发一些小产品小应用 。一不小心,小的就可能长成大的,在混大的支持下,就可能孵化出创业项目,甚至发展成独角兽也未尝不可 。这类实战派的行动,我认为才是最好的刻意练习,在跟市场的真实互动中,所感知的深度和反馈的高密,给认知进化带来的推动,是在培训班、成长营里不可同日而语的 。
以上所说的事情,可以为混沌创造很多UGC内容,有了丰富的内容基础,才能运作大规模传播 。虽然混沌的课程本身是内容型产品,但不等于混沌的内容化是足够的 。从产品角度,内容要满足场景化的消费需求(如理解和应用),从营销角度,内容要为用户提供可使用的价值(如分享和交流) 。混大可以有些长效机制去发动和鼓励同学们,去做这些方面的内容生产和创新,例如这次创新号的比赛、巡演和征文 。而像作业互评这样的互动功能,可以做些延展设计,把它进一步内容化和工具化 。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传播,我认为不是靠打广告和大量投放,而是产品和服务本身就要有互动性和参与感 。互动不只是品牌方和用户的互动,更多的要有让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动设计(如社群活动) 。参与也不仅是让用户参与到产品的开发和运营中,还要反过来,把产品和服务设计成可以参与到用户的需求场景和消费任务中,成为用户目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社交货币) 。做到这样,分享和裂变就会自然发生,传播和推广无所不在、自动精准 。那些优秀的微商品牌,就是在互动和参与的运营上做到很极致,才能那么快的爆发出规模 。虽然他们的机制比较偏利益和鸡血,但我认为,基于认知价值和创新协作的互动参与,会有更强大的行为驱动力 。
有的老师标榜所讲课程为“无用之学”,原意指不要障于特定的实用目的,而忽视了其深远的价值 。我认为这样讲有所不妥,所谓“无用”,并非没有用处,而是“无不可用”“无所不用” 。无用之学,只是其用不可见、不易行,用在点滴处,值在内质里 。对这种最多用处,却最难用好的学问,用户更需要有“平易和合”的内容去帮助了解掌握 。所以,反倒应该围绕“无用之学”,开发更多的显其用、见其法的内容,而不是高高挂起,端着“只授予有缘人”的态度 。老师们要治学建论,大咖们要经纶济世,没空去做转俗通下之事,那混沌社群和同学们,是否可以承担起这样的义举?或者,把这件事情变成可商业化的创新项目?市场和需求都是显摆的,就等待着更接地气的产品横空出世 。有兴趣的同学不妨一起讨论 。
罗胖做的《知识就是力量》电视节目,就是将“无用”俗化的一次有里程碑意义的尝试 。每期围绕着一个很市井俗见的问题,调用N多学科的知识架构和思维方法,去构建出一套可操作的观念方法论 。还不惜花重金,每期砸百多万的制作成本,以迎合大众的大片口味和特效喜好 。收视率有多少不重要了,反正一堆追着埋单的大品牌 。其社会意义也不言自明,高冷学科的研究成果,第一次以光鲜照人的方式走进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
罗胖在得到例会里曾说过,未来最卖座的大片,可能就是“知识大片” 。把一套知识用记录片或故事片的形式,表达和演绎,用上奇异的特效、壮美的场景、魔幻的情调、激昂的音乐,那才是知识应该有的境界和待遇 。那么,一套思维模型,可不可以做成“思维大片”,一个课程,可不可以拍成“认知剧场”,一次学习,可不可以变成通关游戏(其实已经有很多此类作品,比如宗大的财富鹅场),一所创新大学,可不可以就是一家娱乐集团 。
我认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应该是娱乐性的、游戏化的 。因为娱乐和游戏,是天生的感知化、情绪控和行为设计 。未来,教育行业和娱乐产业将会融和,游戏产业也会入侵知识经济,人们将更多的以感知消费去学习而获得认知 。不是吗?比赛就是一种游戏,商业的本质也是游戏,创新号的旅程本来就是一次娱乐 。
5
梦想者,在一起
无论是探索感知奥秘的旅行,还是实践思维模型的征途,还是传扬混沌精神的历程,都不应该是一个人的独走,而需要一群人的追逐 。
如果你看完这篇文章,发现了机会,看到了希望,生出了愿景,也许应该加这个微信“FutureRecruiter”,一个梦想者不容易成就未来,一群梦想者,未来就不远了 。
有一句经典的台词,我很喜欢 。
"Dreamers need to stick together."
出自迪斯尼大片《Tomorrow Land》,若你看过这部电影,就能感知到梦想的美好和激情 。
与其更好,不如不同
欢迎加入创新学院与优秀的人一起
【大学生创业利大于弊1000字 黄执中大学生创业利大于弊】做这个时代的创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