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axi该如何度过这个最寒冷的自动驾驶冬天( 二 )


Robotaxi该如何度过这个最寒冷的自动驾驶冬天】Robotaxi这边 , 目前我们能在北上广深等多个城市打到百度、小马智行、滴滴、元戎启行与AutoX等公司的Robotaxi 。 不过他们目前都是试验阶段 , 因此绝大多数都是免费或象征性收取极少的费用 。
Robotaxi该如何度过这个最寒冷的自动驾驶冬天
文章图片
与真正的落地之间 , 真正的差距并不只是车费 。
Robotaxi的经济账很难算——一般涉及到两方面的费用 , 首先提供技术方案的厂商 , 打包成一个方案卖给客户时 , 究竟要卖多少份才能打平研发投入?以百度为例 , 2013年就开始了自动驾驶业务相关的研究 , 并且不同业务单元之间也发生过多次的重点转换 , 比如最早曾配备激光雷达直接瞄准L4 , 后因成本问题主打过一段时间的摄像头视觉方案 , 最后又喊出L2之后没有L3直接进入L4 , 直到最后和吉利共同成立了集度这家公司自己做场景 。
另一方面 , 以技术方案赋能的方式收费 , 其实涉及到的是另外一份账单 , 即采购方案的厂商能否通过运营打平他们内部的运营成本——车内司机的经济账 。 在这方面 , 即便是按照正常打车费用收取 , Robotaxi目前也不够回本 。
一方面 , 车的成本还是太高 , 百度Apollo称自家的第五代Robotaxi成本只要48万元 , 而尚未量产的第六代只要25万元 。 对于绝大多数Robotaxi来说 , 软硬件的成本仍然高出普通出租车数倍甚至十几倍以上 。
而百度曾做过一个试算 , 按照第五代Robotaxi的成本 , 48万元来算 , 运行5年下来 , 平均每个月只要8000元 , 在成本上已经与一线城市网约车司机的月收入相当 。 但如果加上车内安全员的人工成本 , 这项优势则不复存在 。
Robotaxi该如何度过这个最寒冷的自动驾驶冬天
文章图片
安全员的存在 , 并不只是一个政策问题 , 更多的还是技术问题 。 目前 , 部分Robotaxi在实际运营过程中 , 还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状态 , 需要人为接管 。 虽然在国内已经有了“方向盘后无人”的Robotaxi , 但还是需要副驾驶配备安全员 。
今年3月 , 加州公共事业委员会允许了Waymo以及Cruise两家自动驾驶公司 , 在不收费运营的情况下 , 提供无安全员的无人车服务 。 但一辆Cruise公司的无人车却早早地闹了笑话 。 这辆车因在天黑后行车未打开车灯 , 而被警察拦下 , 而警察面对“空无一人”的无人车显得也有些不知所措 , 且无法打开无人车的车门 。 警察刚一转身 , 无人车居然还开走了 , 停到了下一个路口 。
从技术角度来说 , 全无人的Robotaxi还有太多准备没做好 。 为了扩大运营面积 , 高精地图的覆盖问题也是Robotaxi的另一大技术难题 。 总之 , Robotaxi的真正落地 , 至少要从拿掉安全员开始 。
自动驾驶的寒冬 , 也不光来自于Robotaxi迟迟不能落地 , 更是来源于对于自动驾驶公司的一种“质疑”——他们凭什么保证能落地?
落地Robotaxi , 对于大多数自动驾驶公司来说 , 还要搞定“三方面” 。 一方面 , 是自己的技术足够成熟;另一方面 , 如果要大规模应用 , 还要找到一家成本、稳定性都合适的车企合作造车;最后 , 最容易被忽略但也是最重要的 , 就是在最后的应用场景上 。
这三方 , 其实都“各怀鬼胎” 。 谁都想完成自己的闭环 。 打车软件方面 , 滴滴、美团这样的巨头企业都自研自动驾驶技术;而车企一边不但在自研自动驾驶技术 , 还提前铺路打车软件 , 例如上汽旗下的享道出行 , 广汽旗下的如祺出行等 , 而自研自动驾驶技术的小鹏也在今年7月 , 注册了“XPENGROBOTAXI”商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