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消费贷款怎么贷,如何发展个人消费贷款

一、当前银行消费贷业务规模情况
(一)总资产万亿级的大行和股份行
根据各上市银行2020年年报公布的消费贷款数据,六大行平均期末消费贷款余额约2672亿元,其中邮储银行消费贷款余额约4419亿,远超其他主要银行;在股份制银行中,平安银行凭借集团业务和个人评分系统优势保持绝对领先地位,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和中信银行在股份制银行中分别以2452亿元和1987亿元排名第二和第三,其规模水平也在六大高校中超过工商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 。
近两年来,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消费贷款业务大幅扩张 。上海银行、江苏银行、宁波银行消费贷款期末余额均超过1500亿 。虽然南京银行的消费贷款整体规模不及上述五家城市商业银行,但其消费贷款业务占该行整体贷款业务的26%,在所有上市银行中排名第二 。其他三家消费贷款业务占比均在20%以上,分别是天津银行(28.2%)、哈尔滨银行(24%)和Xi安银行(20.8%) 。考虑到消费贷款业务对零售信用体系和信用体系完善程度要求较高,在业务规模快速扩张过程中容易埋下潜在风险,可能存在不良率上升、信用风险资本消耗增加等风险,导致未来资本充足率下降 。

银行消费贷款怎么贷,如何发展个人消费贷款

文章插图
部分上市银行2020年末消费贷款余额(亿)
mode-color: #999999;">数据来源:各银行年报
注:城农商行第一梯队为总资产规模过万亿的银行机构
(二)城商行更偏向消费贷业务?
一个非常有趣现象是城商行在消费贷业务的扩张规模要明显高于大行和股份制银行 。例如在总资产为万亿级别的银行中,除平安银行之外,其余消费贷业务占总信贷业务比例超过10%的都是城商行,其中占比最高的宁波银行的消费贷业务占比达超过了总信贷业务规模的四分之一 。同时信贷业务规模在千亿级别的城农商行中,更有3家城商行的消费贷业务占比超过了20% 。

银行消费贷款怎么贷,如何发展个人消费贷款

文章插图
注:消费贷约占比大于5%的上市城商行的贷款业务结构
数据来源:各行年报
在上市的城商行中,天津银行、宁波银行、哈尔滨银行以及西安银行的的消费贷占比均超过20%,远超大行和股份制银行平均6%的占比水平 。其中特别是天津银行,在2020年消费贷的规模已经有所收缩的情况下,不良率却显著上升,说明其信贷质量存在一定问题,不排除未来短时间内仍保持上升的趋势,需要关注加强贷后管理 。
另一家消费贷规模较大且不良率明显上升的是上海银行 。根据其年报数据显示,自2018年至2020年,上海银行的消费贷规模出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但在规模压缩的过程中同样出现了不良余额及不良率倍数级上升的情况 。结合2018年至今处罚案件来看,上海银行因消费贷发放不够审慎、借款用途监管不力等原因被监管处罚的案件共件,共计机构罚没金额290万,处罚相关管理、审批责任人4人,个人罚款35万 。说明其内在信贷业务的管理制度在执行层面上存在一定漏洞,且作为第三道防线的内审部门的监督检查工作也未及时纠正执行偏差,需要管理层面引起足够重视 。

银行消费贷款怎么贷,如何发展个人消费贷款

文章插图
银行消费贷款怎么贷,如何发展个人消费贷款

文章插图
二、为何中小银行热衷于消费贷业务?
笔者挑选了个人消费贷款占比较高的几家城商行,在对比了其零售信贷业务收益率之后发现,通常消费贷业务占比高的银行其零售贷款利息收入也较高 。
以天津银行为例,2020年其零售信贷业务的利息收入占到所有信贷业务利息收入的51.6%超过其对公信贷业务的收入占比(44.8%) 。而2018年时零售业务的利息收入仅占比23.6%,在3年间增长了一倍多 。该银行的官网和年报中虽未公布消费贷款的具体收益率数据,参考相同规模城商行的产品信息以及年报数据可以发现,个人消费贷款的收益率差不多在6.5%~7.5%之间,个别较高的如宁波银行,其零售信贷业务平均利率可以达到7.79% 。
这里笔者没有将个人住房贷款在零售业务中剔除是因为消费贷业务量大的银行通常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规模反而小 。从另一方面来看,大行和别个股份制银行因其资金成本低,故在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上的优势更为明显,个人客户也不太会放弃更低的大行贷款利率而转去中小城商行进行贷款 。

银行消费贷款怎么贷,如何发展个人消费贷款

文章插图
天津银行信贷业务利息收入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银行报表

银行消费贷款怎么贷,如何发展个人消费贷款

文章插图


三、消费贷的资产质量如何?
如果说中小银行为了“利”去不断扩大消费贷业务规模,那么实际消费贷业务又面临着多大的风险呢?

银行消费贷款怎么贷,如何发展个人消费贷款

文章插图
部分银行消费贷不良率情况
数据来源:各银行年报

银行消费贷款怎么贷,如何发展个人消费贷款

文章插图
部分银行消费贷业务情况(单位:百万人民币)
数据来源:各银行年报
根据各家银行年报中所公布的2018年至2020年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的情况,结合银行期末所持有的个人消费贷款规模以及期末不良余额来看,浦发和平安整体较为平稳,不良率虽略有增长但均低于消费贷增长规模 。招商银行不良率增长稍高,但整体来看处于中位数水平,故风险可控 。建设银行则呈现先升后降的走势,消费贷风险水平较低 。工商银行虽未公布2018年的消费贷不良数据,但其整体消费贷规模正在逐渐下降 。
反观城商行中的上海银行和渤海银行的期末消费贷不良余额增长均较为明显,从而导致不良率呈现倍数级增长 。其中渤海银行2020年末消费贷规模较2018年增长约2.3倍,同时不良贷款余额增长超过了9倍,或存在盲目扩张的风险 。
另一个不良率明显上升的是农行,虽然近三年的数据表示农行并没有大举扩张消费贷的整体规模,但其资产质量却不容乐观,2020年末的不良消费贷余额36.5亿,约为2018年末的2.8倍,同时不良率也明显的从0.81%上升到2.04% 。此外,六大行中的邮储银行消费贷不良余额的增长也较为明显,但得益于整体规模扩张使得其不良率不升反降 。
从上述消费贷规模超过千亿的上市银行数据来看,疫情以及经济下行影响或许是消费贷不良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但银行机构也必须重视消费贷借款人的信用质量,同时强化贷后资金用途管理 。
在消费贷业务方面,银行在不具备完善的贷前审核系统的情况下,为追求利润而过度盲目扩张消费贷规模,容易在后期发生被不良反噬的风险 。解决方法可以利用大数据精准筛选借款人并核定恰当的借款额度;通过构建消费、支付场景来约束贷款资金流向;加强贷后管理等方式来降低资金使用风险,而不是直接放款到客户个人账户就完成了业务 。


四、从信用风险角度看消费贷
银行在计算信用风险加权资产时,将个人信贷业务分为“住房抵押”以及“其他债权”两个大类 。其中针对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加权权重为50%,而其他债权权重则为75%,在无任何抵押、风险缓释的情况下较一般对公贷款的100%权重略低 。这里的其他债权主要为除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以外的其他个人债权,包括了本文所说的个人消费贷款 。
在同等业务规模下,个人消费贷款的风险权重要低于对一般企业的贷款,消耗更少的资本,但该信贷业务的利率却通常比企业贷款要高,因此才会出现中小城商行这种“做不大个人住房贷款就扩大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的普遍现象 。
通常来讲,消费贷应该属于纯信用贷款,也就是说借款人仅凭个人信用就能获取一定数额的资金,而不需要提供抵押或者担保 。但今年消费贷的快速扩张的几家银行,其零售贷款的不良率明显的有所提升 。或许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笔者在查询部分银行所公布的消费贷产品介绍时,发现各家银行均不约而同的出现“捆绑销售”的情况,即申请消费贷需要是与银行存在多种业务往来的“关系”客户,例如在该行有工资卡,住房按揭、车贷、缴纳公积金等其他个人业务 。

银行消费贷款怎么贷,如何发展个人消费贷款

文章插图
除既有交易的“关系”客户以外,个别银行也是挖空了心思在“抵押担保”上做文章,例如将购买本行指定类型的理财产品,或者说客户所持有的国债等“资产”质押给银行,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限定了受众客户,另一方面,此类产品也为提供了“风险缓释”的功能,或对监管指标有一定“调节作用” 。


五、监管政策对消费贷的要求
(一)消费贷资金挪用是主要处罚原因
翻阅过往监管部门针对消费贷颁发的法规文件,可以发现其实早在2001年央行上海分行就已经强调了银行发放的消费贷款应该有指定用途的要求,并在2013年的文件中,银监会明确了个人综合消费贷与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区别,同时强调银行机构要建立第三方合作机构的名单制管理制度,且不得将贷前调差委托给第三方 。自2014年起全国各地陆续出现消费贷借款人将信贷资金投入购置房产的情况,与2014-2017年房价大幅上涨周期呈现出极高的相关性,故各地央行分行及银监分局因地制宜,在贷前审查方面要求银行核实借款人真实资金用途;贷中管理提出了如“限制个人综合消费贷金额上限”、“贷款最长年限”的要求;同时要求银行在贷后管理时采取“受托支付”、“获取消费发票等能证明真实贸易背景的资料文件”等的监管内容,更甚者如央行广州分行还启动了“月度报送个人消费贷款产品监测表”的地区特殊报送内容 。

银行消费贷款怎么贷,如何发展个人消费贷款

文章插图
其实近3年来,监管部门对包括个人综合消费贷款在内的零售信贷业务的检查重点主要集中在贷前审核是否尽职尽责,贷后资金管理是否真正落实有效的内容上 。各种涉及贷前审查、贷后管理不足的监管处罚案例共约281起(含多案由一并处罚案件),罚没总金额约1.83亿元,被处于警告的任职人员高达123人,取消管理职位任职资格1人,禁业2人 。
其中,特别是2020年新冠疫情后,查处的挪用个人消费贷投资房产的案件占比超过了33%,预计未来1-2年内监管对消费贷业务将持续保持强压检查力度,特别是在央行下发了金融数据报送以及银保监的EAST4.0监管要求之后,信贷资金流向或将更“显而易见” 。

银行消费贷款怎么贷,如何发展个人消费贷款

文章插图
(二)银行的角色与责任
在强化授信管理方面,银行相关负责人员在进行贷前调查、贷后贷款用途验证和管控工作时,应从交易价格、借款人消费需求、消费意愿与动机等维度对消费的合理性进行深入分析,多方查证贷款用途的真实性和合规性,确保信贷资金用于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正常需求 。对于大额的不超过30万的装修、购买珠宝、旅行贷款,因虚假的可能性较大,有违规流入股市、房地产等限控行业的风险,应着重检查发票、收据等贷款用途凭证,加强审慎调查 。
为防止资金挪用情况的发生,银行应实施借款人的账户监控以及限制管理、贷后提供消费凭证等措施 。在账户管理方面,限制银证转账、基金和理财产品的销售以及房地产类商户POS机的适用;限制同户名转账功能;限制受托支付的对象为个人等 。此外,应加强贷后消费凭证的管理,及时审查消费凭证,核实贷款用途 。
(三)监管部门对消费贷业务的态度
此外,央行在2021年2月发布的题为《合理评估居民部门债务风险》的专栏中明确:“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注重需求侧管理,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激发国内消费潜力,但不宜靠发展消费金融来扩大消费 。要坚持金融创新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进行,更多从促进就业、完善社保、优化收入结构、改善消费环境等方面发力,始终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增强消费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
央行同时指出“在我国消费贷款快速扩张过程中,部分金融机构忽视了消费金融背后所蕴含的风险,客户资质下沉明显,多头共债和过度授信问题突出 。2020年以来,部分银行信用卡、消费贷不良率已显现上升苗头 。”的相关问题 。
【银行消费贷款怎么贷,如何发展个人消费贷款】笔者认为央行所说的“不依靠消费金融来扩大消费”的内容并不是要抑制消费贷业务发展,而是从整体宏观环境的角度要求包括银行在内的消费金融机构高度重视居民债务风险的态度体现 。特别是在银行与第三方机构合作的助贷业务方面,银行机构需高度重视其所担任的角色及主要责任,严控个人信贷业务的风险无序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