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一家互联网大厂的新尝试:捐钱?不如捐技术( 二 )


用电钻在颅骨表面磨出合适大小的骨槽 , 固定好植入设备;
找到耳内乳突部位 , 开个小孔 , 让植入设备的电极沿着盘旋的蜗轴 , 完全进入耳蜗 。

人工耳蜗的构造图|中国聋人网

4 个小时 , 阳光的手术完成了 。
醒来时 , 爷爷奶奶、主治大夫、护士围在病床前 。
此时 , 阳光的耳朵还是没有声音 。 要再过一个月 , 等手术造成的创面完全愈合 , 植入的人工耳蜗才能开机运转;接着是可能持续一年的不定期的调机 , 这需要根据患者的听力状况和使用情况 , 在医生的辅助下 , 将人工耳蜗调整到适配状态 。
至此 , 科技终于帮阳光重塑了他原本缺失的听觉系统 。


02
让听障者 , 无障碍
接入移动互联网

一个人工耳蜗包含两部分 , 除了包含电极的植入设备 , 还有佩戴在体外的言语处理装置 。 二者通过磁力吸附在一起 。
体外机将声音转换为一定编码形式的电信号并传入体内 , 通过植入设备在电极上产生人工电信号直接刺激听神经 , 以此重建听障者的听觉功能 。
第一次见阳光的朋友 , 多半会好奇别在他右耳后方的装置是什么 。 他会耐心地向对方解释这套体外设备 。 就在做手术的位置 , 硬币大小的圆形装置紧贴他的头皮 , 右耳上还挂着一个方形的小设备 。

佩戴人工耳蜗的阳光

1969 年 , 世界上第一款可穿戴式的人工耳蜗在美国问世 。 这些年 , 作为治疗重度和极重度听力障碍最有效的方法 , 这项技术开始被中国的听障者认知、接纳 。
与此同时 , 人工耳蜗开始变得轻薄化、自动化 , 算法和人工智能在其中的作用更加被放大 。 科技也在试图让听障者的生活无障碍化 。
黄穗也是参与进程的一员 。 今年九月 , 他和团队研发出了中国第一款能够直接连接手机的人工耳蜗产品 。
黄穗给人一种典型工科男的感觉 , 说话严谨 。 他供职于国产人工耳蜗品牌诺尔康 , 最早在诺尔康的美国研发中心工作 。 2014 年 , 受诺尔康 CEO 李楚邀请 , 他回国工作 , 参与诺尔康神经刺激科学重点企业研究院的筹备 , 此后成为该研究院的副院长 。
随着科技进步 , 听障者的需求被进一步满足了 。 最早 , 听障者用助听器能听到些声响就很满足 , 后来有了人工耳蜗 , 实现了从「听见」到「听清」的跨越 。 接下来 , 科技还能为听障者做些什么?

人工耳蜗植入体部分示意图|诺尔康

结合当时研究领域的最新趋势 , 回国后 , 黄穗为自己的工作设定了几个目标 , 其中就包括开发新一代人工耳蜗及其配套系统 , 将无线蓝牙和自动场景切换等技术运用到相关产品中 。
让人工耳蜗直连手机 , 是实现这些目标的核心功能点之一 。
对正常人来说 , 这个功能很小 , 小到甚至有人质疑开发它的必要性 。 但在手机已经成为人类五官之外「第六电子感官」的今天 , 听障者使用手机的时间与频次都在增加 。 这时 , 听力限制妨碍了他们与手机的交互 。
比如用手机看视频 , 把音量开到很大 , 也能听清——但在公共场合这将妨碍他人 。 如果在手机和人工耳蜗之间插上一个转接器 , 就能将手机的声音信号传输到人工耳蜗里这——可这样出门就得戴两个设备 , 也不方便 。
在黄穗看来 , 在人工耳蜗体外设备中加入蓝牙功能 , 使其能与手机无线直连 , 更意味着「听障者终于能完全无障碍接入移动互联网」 。


03
与「枯燥」对抗 ,
与「问题」对抗


类似的技术其实早就出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