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彼迎|平安健康困在盈利难题,互联网医疗还有什么路可走?

爱彼迎|平安健康困在盈利难题,互联网医疗还有什么路可走?

文章图片

爱彼迎|平安健康困在盈利难题,互联网医疗还有什么路可走?

文章图片





导语:互联网医疗上市公司的股价在一次次利空下的下挫 , 已引发了一轮又一轮讨论 , 当投资客们学着平缓情绪和冷静看待监管、行业、个体的另一面 , 从业者们同样也在良性、持久的混沌中寻找出路 。

出品丨数科社  作者丨柠溪
回顾互联网医疗过去二十年成长史 , 从最早的检索医学文献、服务医生的丁香园;到后来的互联网电商加码本地生活侧重“送药”服务;再到眼下各大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开辟线上“看诊”模式;可以说 , 互联网医疗一直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
危与机、浮与沉之间 , 当人们以为“通过智能手机就医的时代可能真的到来”的时候 , 不少身处这一新型产业之中的商业主体却发现 , 在线上问诊、医药电商、数字化营销、线下开设诊所等一系列模式下 , 似乎除了“卖药”之外 , 其他动作尚未找到真正的商业要领 。
当一众行业从业者们仍在苦苦寻找可持续的发展通路时 , 一则监管信息的下发 , 不仅砸掉了多家互联网医疗上市公司的市值 , 堵掉了未上市公司的IPO之路 , 更让所有从业者的思考点从“远虑”拉到了“近忧” 。
01丨互联网诊疗新规“重锤”将落
10月26日 ,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发布了《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 。 该意见稿不仅对互联网诊疗相关机构、人员、业务、质量安全等环节提出了细致要求 , 同时也对业内的AI开方、先买药后补方、药品回扣等进行了坚决制止 。 笼统地说 , 此次《意见稿》的规范指向主要针对用药和就诊两个方面——
用药方面 , 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应当严格遵守《处方管理办法》等监管规定 , 加强药品管理 , 禁止统方、补方等问题发生 。 医疗卫生人员的个人收入不得与药品和医学检查收入相挂钩 。
就诊方面 , 互联网医疗的从业医师接诊前需进行实名认证 , 确保由本人接诊 。 其他人员、AI软件等不得冒用、替代医师本人接诊 。

但互联网医疗平台经过多年发展 , 目前已形成的最主流的两条商业路径就是“卖药”和“看诊”:其中 , 具备电商基因的阿里健康、京东健康两家上市公司 , 核心业务是围绕在线药房开展的;而依托于平安大生态的平安健康则属于“技术”选手 , 主打隔屏看诊 。
特别是平安健康 , 在过往的产品服务推广中 , AI技术一直是其所主打的服务亮点 , 如AI辅助诊疗 , 包括重症监控、合理用药监测、医疗安全监控和智能辅助问诊 。 平安健康的AI辅助诊断系统导诊的准确度超过99% , 辅助诊断及用药准确率在90%以上 。 截至去年底 , 辅助问诊的累计咨询量超过10亿人次 。
《意见稿》消息一经发布 , 互联网医疗板块随即迎来了一轮持续数日的下跌 。
从10月26日到11月2日 , 阿里健康股价由11.94港元/股跌至9.18港元/股 , 累计跌幅达23.12%;京东健康由76.90港元/股跌至71.35港元/股 , 累计跌幅7.22%;平安好医生55.10港元/股跌至32.85港元/股 , 累计跌幅高达40.38% 。
与此同时 , 另一家互联网诊疗企业微医 , 其IPO之路也将在新规之下 , 又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 。 业内人士担心 , 从时间上推算 , 微医于今年4月在港交所递表 , 目前该招股书或已失效 , 至于未来微医还能否上市、以哪种姿态上市 , 更是一个未知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