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造孔之人的“异想天开”( 二 )
天生我材必有用
虽从事基础研究 , 但赵东元的研究与实际应用结合得相当紧密 。 “化学是离工业最近的一门基础学科 , 很多研究成果都能实现转化 。 ”赵东元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 既然能创造出这个结构的材料 , 那么肯定能找到它的用途 , 哪怕目前来看还比较昂贵 。
经过不断压缩成本 , 赵东元团队将科研成果投入到工业化生产 , 开展大规模制备 。 比如将介孔材料作为催化剂使用 , 大幅提高重油转化效率 , 全国推广后每年可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增产约150万吨高质量油品;将介孔碳和介孔高分子吨级生产 , 运用于超级电容器 , 在北京奥运会LED路灯和上海世博会电动汽车上都得到了示范性应用 。
文章图片
在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后 , 他接下来还会研究些什么?赵东元早有一番畅想:介孔材料在工业上已经作为绝缘和隔热材料使用了 , 是不是将来也可能应用到衣物上?比如用纳米孔制作衣服 , 轻薄又保暖 。 实际上 , 团队正在研究一种利用介孔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液体 , “将来抹在身上 , 薄薄一层就能完全隔热 , 根本看不出来 , 零下三十度都不怕!”赵东元兴奋地说 。 赵东元自称“造孔之人” , “相当于拿个凿子 , 在看不到的微观世界里造孔 。 ”研究多孔材料多年 , 他养成了一种职业病 , 平时但凡看到什么材料 , 他都想把它打成孔 。 各种“异想天开” , 也成为他科研工作的动力和源泉 。 今年1月9日 , 在20多位院士的共同见证下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功能介孔材料基础科学中心”在复旦大学启动 。 作为项目牵头人 , 赵东元有更长远的目标:“科学中心将着力推出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 , 创制中国牌号的新一代催化材料 , 形成以功能介孔材料为中心的多领域全覆盖研究高地 , 为保持和发展我国在功能介孔材料合成与应用基础研究和工业应用领域的领先地位提供源动力 。 ”经济日报经点科学工作室采访人员:郭静原编辑:沈慧(文中图片均由复旦大学提供)
来源:经点科学
- 苹果|苹果最巅峰产品就是8,之后的产品,多少都有出现问题
- 京东正式上线“年礼无忧”服务
- 小米 11 Ultra 内测 NFC“读写勿扰”与“解锁后使用”功能
- 他是“中国氢弹之父”,他的名字曾绝密28年,他叫于敏
- 智能|地震救人新突破!中科院研制出触嗅一体智能仿生机械手
- 物联网|据说,物联网也可以称之为“一张想想的网络”,物联网世界是梦
- CPU|电脑硬件选购技巧之CPU散热,性价比干货,土豪回避
- 单反|帮你留住精彩瞬间!年终奖到手之后,喜欢单反相机的必买这款?
- CPU|性价比不二之选!i5-12400网游测试:已看见锐龙7 5800X尾灯
- 饭饭1080°平台分析之生鲜电商平台如何选择ERP系统和SAAS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