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122天“超长汛期”,北京留住了多少水?

采访人员田晨旭
时长122天 , 降雨79场 , 全市平均降雨量792.6毫米……
北京市今年经历的“超长汛期” , 为这座特大型缺水城市赠上了一份“豪礼” 。 水库丰盈、五水入海、地下水回升……在确保防汛安全前提下 , 北京市精准调度 , 最大限度将降雨量转化为有效水资源量 , 谋划了一篇北京特色的“水文章” 。
在保安全与多蓄水间谋求平衡
降雨!降雨!降雨!
在刚刚过去的汛期里 , 节节攀升的降雨量不断刷新着北京的纪录 。 今年汛期 , 全市平均降水量792.6毫米 , 较常年同期425.7毫米和近十年同期数据 , 分别偏多九成和七成 。 在79场降雨中 , 平均雨量达大雨及以上量级的10场 , 包括2场暴雨 。 其中 , 7月北京降雨量为400.4毫米 , 占汛期降雨总量50.5% , 为1951年有监测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多 。 总体而言 , 今年汛期北京市降雨呈现出次数多、总量大、局地特征明显的三大特点 。
北方为何会形成如此丰沛的降水?北京市水务局水旱灾害防御处副处长霍风霖介绍 , 今年副热带高压的位置总体上偏强偏北 , 且副高的主体比较强盛和稳定 , 这打破了北方地区“七下八上”的雨带规律 。 雨季开始时间偏早 , 结束时间偏晚 , 造就了北京122天的“超长汛期” 。
【洪水|122天“超长汛期”,北京留住了多少水?】“以降水最多的7月为例 , 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比常年同期偏北 , 副高外围引导的东南暖湿气流被输送至华北地区 , 中高纬度冷空气活动频繁 , 冷暖气流在华北地区交汇 , 使得北京7月以来降水明显增多 。 ”霍风霖说 。
北京市水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杨进怀介绍 , 今年北京市汛期降水量大 , 防洪形势严峻复杂 。 对于滴水贵如油的北京 , 如何实现“精准调度、保安全、多蓄水”的目标 , 化“洪水”为“水资源”?北京市水务部门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
运用数字化手段对降雨、产汇流和洪水演进模拟预演 , 根据预演结果滚动订正调度方案 。 汛期以来 , 北京城市洪涝数值模拟模型——“北京模型”在洪水调度及内涝风险分析等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 , 实现降雨产流-坡面汇流-管网汇流-河网汇流-水体调蓄-防洪排涝工程调度全过程耦合计算 , 为洪水调度预调微调提供支撑 。 例如针对降雨频次高、汇水多的密云水库流域 , 运用模型模拟预演了不同量级降雨情景、不同调度方案的洪水过程 , 最终确定小流量预泄分级调度模式 , 既为后续洪水腾出调蓄空间 , 也充分利用小流量回补地下水 。
充分利用流域防洪工程体系 , 系统安排洪水全过程调度 。 雨前 , 根据预案科学分析预测河道、水库来水情况 , 提前进行预泄腾容;雨中以流域为单位 , 科学实施水库、河道及蓄滞洪区等水工程联合运用 , 充分发挥大中型水库拦洪蓄洪作用 , 强化永定河、北运河和城市河湖分洪泄洪调度和城区厂网河联合调度 , 有效控制河道水位 , 减轻城市排水压力;雨后 , 充分发挥平原河网优势 , 科学安排超蓄洪水调度 。
充分发挥各类水利工程作用 , 统筹多水源、多流域、多路径、多目标联合调度 。 面对丰盈的降水 , 北京市水务部门因势利导 , 将水资源综合引导至干流与支流、地表与地下 , 实现能补尽补、能蓄尽蓄 。 在消解水患灾害风险的同时 , 最大限度地储蓄来之不易的水资源 。
最大限度将雨洪水资源化利用
北京今年汛期形成了多少水资源?地表水系是最好的“见证者” 。 今年汛期 , 潮白河流域平均降水量达904毫米 , 居全市各流域之首 。 该流域内的潮河、白河均出现了不同等级洪水 , 主要河道断面汛末水位较汛前水位相比有较大涨幅 。 流域内密云水库的蓄水量在入汛后屡创新高 。 8月23日15时 , 密云水库蓄水量达33.59亿立方米 , 突破历史最高纪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