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醒|“双十一”在即 谨防网络诈骗盯上你
【叫醒|“双十一”在即 谨防网络诈骗盯上你】“双11”网购大促活动已经在各大电商平台上启动 。 在网络购物狂欢的背后 , 一些诈骗团伙也蠢蠢欲动 , 这些都在倒逼消费者提高防诈骗意识 。
---------------
“太悬了!”说起前些天的“惊险”经历 , 网购爱好者程盈(化名)仍心有余悸 。
“我确实在那个电商平台上买了两款面膜 , 对方和我确认时 , 订单信息完全正确 , 说货品有质量问题予以退款我觉得也是正常现象 。 但是后来要求我先添加商家客服的微信 , 再扫描发过来的二维码 , 登录‘退款服务中心’页面 , 填写银行账户相关信息 , 这一系列操作就不太对劲了 。 当时我立刻提高了警惕 。 ”
冒充电商客服主动退款、冒充熟人或领导借钱、冒充“公检法”诈骗……如今 , 电信网络诈骗的手法不断翻新 , 诈骗信息的迷惑性也越来越强 。
眼下 , “双11”网购大促活动已经在各大电商平台上启动 。 在网络购物狂欢的背后 , 一些诈骗团伙也蠢蠢欲动 , 这些都在倒逼消费者提高防诈骗意识 。
“量身定做”的诈骗源于个人信息泄漏
一些人发现 , 在诈骗分子与自己的对话中 , 对方总能精准地说出自己的名字、身份证号、联系地址等个人信息 , 这让人往往不知不觉中降低了防范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新形势下电信网络诈骗治理研究报告(2020年)》指出 , 与广撒网、随机式的诈骗方式不同 , 近年来 , 精准诈骗越来越普遍 。 个人信息泄露是其得以实施的关键 。 据统计 , 目前超过7成的电信网络诈骗与个人信息泄漏或被窃取有关 , 且该比例呈现持续提升趋势 。
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程祥表示 , 诈骗分子获取用户个人信息的方式和途径很多 , 比如 , 从一些违规收集和出售用户信息的中介机构购买个人信息;通过攻击企业、政府的服务器 , 窃取用户个人信息;通过设置钓鱼网站、钓鱼Wi-Fi , 窃取用户账号密码等信息;从微博、论坛、贴吧等公开社交平台“爬取”用户个人信息 。
诈骗分子经常围绕网购场景翻新骗术 , 正是瞄准了消费者在网购行为中会留下除姓名、电话以外更多的个人信息 , 比如所购商品信息、联系地址等 , 从而以更精准的描述打消对方的戒备心 。 冒充电商客服主动退款就是典型的网购骗术之一 。
而“双11”预热活动中众多商家推出的各种促销活动 , 也会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骗取消费者信任的“诱饵” 。 比如 , 利用商家“双11”提前预售商品提供更大优惠 , 向消费者发送包含木马病毒链接的短信 , 吸引客户点击进入 , 进而盗取客户信息和账户资金;借一些电商平台红包促销预热活动 , 在微信群派发虚假红包 , 诱骗消费者点击 , 套取个人银行账号、手机验证码等信息;冒充支付宝花呗或银行客服 , 谎称可以提升信用额度 , 继而以支付“服务费”为由 , 诱导扫码支付 。
对此 , 程祥建议 , 用户收到各种促销短信 , 切记不要随意点击其中的优惠券或红包链接 , 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 盗取个人银行账户信息 。 另外 , 为防范个人信息被窃取 , 他建议 , 用户还应采取一些规避措施 , 比如 , 目前按照国家相关规定 , 用户注册App时需实名认证 , 但除按照规定必须使用真实身份信息注册外 , 其他个人相关信息仍应遵循非必要不填写的原则 , 以避免被不法分子窃取利用 。
此外 , 在日常生活中 , 不必要的情况下 , 关闭App获取敏感信息的权限 , 如定位、通讯录等;在公共场所避免使用公共免费Wi-Fi , 防止不法分子窃取隐私;在使用公共电脑后及时将文件和浏览痕迹删除;在公开社交平台上传图片时 , 避免上传包含个人信息的图片 。
- 苹果|库克压力确实大,在众多国产厂家对标下,iPhone13迎来“真香价”!
- 京东正式上线“年礼无忧”服务
- 央视公开“支持”倪光南?柳传志该醒悟了
- 小米 11 Ultra 内测 NFC“读写勿扰”与“解锁后使用”功能
- 造车|苹果造车一波三折,缺了一家“富士康”
- 他是“中国氢弹之父”,他的名字曾绝密28年,他叫于敏
- iPhone|iphone14价格被曝!“胶囊”挖孔屏+三星4nm芯片,售价或5999起
- 36氪5G创新日报0112|福建省首个“5G+VR”英模会客厅正式上线;齐鲁医院健康管理中心“5G+ 5g
- 物联网|据说,物联网也可以称之为“一张想想的网络”,物联网世界是梦
- 微信上线“语音暂停”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