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互联网普及以来|数字技术打开媒介无限想象空间

自互联网普及以来 , 一波又一波数字技术浪潮的涌动 , 不仅带来了传媒业态与市场格局的深刻变革 , 也在底层引发了人—内容—媒介之间的关系变革甚至重构 , 不断刷新我们对“媒介”的理解 。
自互联网普及以来|数字技术打开媒介无限想象空间
文章图片
以人为媒
社会化媒体的兴起 , 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 。 社会化媒体传播最显著的特点是“以人为媒” , 用户的关系网络构成了信息传播的网络 , 人成为内容流动的媒介 , 同时也是内容流动网络中的节点与开关 。 每个个体的选择都会对内容传播起作用 , 而具体的作用结果——是推动还是阻止内容的流动 , 取决于他们对内容价值的多层面考量:既包括公共坐标下的价值判断 , 也包括私人坐标下的评判与权衡 。 人不再是单纯被内容“击中” , 而是在积极利用内容构建自己的私人化与公共化生活 , 编织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媒介化世界)的多重关系 。 在这个过程中 , 人不断与内容融合 , 内容变成人的一种媒介化存在 。
当我们看到人成为内容传导媒介的同时 , 还应该看到另一面:内容也是人的关系联结媒介,在新媒体中流动的内容 , 很多时候是人们建立与维系社会关系的纽带 , 这既包括个体发布的私人性内容 , 也包括他们生产与传播的公共性内容 。 内容作为关系媒介的价值 , 会反过来影响到它在社交网络中的流动性 。 内容价值往往是在它由“人媒”传播的过程中被逐步唤醒、激发 , 内容的意义由用户共同创造 , 而不完全取决于媒体的预设 。
今天 , 我们很难再简单沿用传统的“大众传播”这一概念 , 以往研究者广为采用的“5W”模式的所有要素及其关系都在发生变化 , 特别是在内容与渠道方面 。 新媒体中的内容是公共性内容、组织性内容与私人性内容的混融 , 以往“点对面”的大众传播渠道在很大程度上让位于人的关系网络构成的新传播网络 。 而曾经处于传播中心的专业媒体 , 在今天成为了公共传播网络中的普通节点 , 甚至由于它们是机构而非人 , 缺少自己的社交网络 , 在公共传播中有时反而会处于劣势地位 。 传统意义上的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等的界限已经模糊 , 这需要我们用全新的框架来研究新媒体中的复合性传播 。
公共传播网络与人的社会关系网络的交织 , 也意味着传播结构与社会结构的互嵌 , 传播对于社会关系运动的影响也走向深层 。
自互联网普及以来|数字技术打开媒介无限想象空间
文章图片
人媒互融
人的社交网络是一种软性的媒介 , 而终端是一种硬性的媒介 , 软性媒介需要建立在硬性的媒介基础上 , 没有终端的广泛联结 , 也就没有新媒体环境中广泛联结的“人媒” 。 今天 , 人与这种硬性的媒介正在融合 , 虽然手机等终端还没有真正嵌入人体 , 但人体与这些终端已经变成不可分离的关系 , 未来可穿戴设备也会与人如影随形 。 这会导致人的“赛博格化” , 人体将变成一种“人肉终端” 。
成为“人肉终端”意味着 , 人作为媒介的属性更为突出 , 这种媒介不仅参与外部网络中的信息传递 , 也将人本身的各种数据向外部传送 , 使之成为某些服务商分析的信息或利用的资源 。 在人作为媒介发生作用的过程中 , 不仅兴趣、诉求等心理性变量会对传播产生影响 , 与身体相关的物理性变量(如空间位置)、生理性变量(如视线、大脑的兴奋程度等)与传播的互动也会增加 。 物理空间、体验环境、社会情境、用户实时状态、用户生活惯性、社交氛围等多种要素共同组成了传播的场景 , 基于场景思维的传播将拓展内容与人之间的匹配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