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无法取代人类 但隐藏的“按需零工”亟待被看见

封面新闻采访人员 张杰 实习生 李心月
当你在网上搜索一则热门新闻话题、最喜爱球队的最新消息,或是新鲜出炉的名人八卦,我们都能意识到你搜到的图片和内容链接,都不是随机的,而是被大数据和算法深深裹挟。但是,有人提出,这样的“自动化”是由AI独立完成的吗?其实并不是。人类和软件的协同工作,提供着看似自动化的服务。全球数十亿人每天浏览网站内容、使用搜索引擎、发布推文和帖子、享受移动应用程序的服务的背后,有大量的国际工人在默默劳动着。他们主要是自由职业者和临时工,而不是全职的或按小时计酬的工人。这些劳动力往往被隐藏起来,身处不透明的雇佣世界中。
人工智能|AI无法取代人类 但隐藏的“按需零工”亟待被看见
文章插图

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出版的《销声匿迹:数字化工作的真正未来》,将这种工作称之为“幽灵工作”(ghost work)。这本书是第一本阐明“幽灵工作”如何构建人工智能的书,也是第一本讲述从事“幽灵工作”工人生活的书,关于这些看不见的工人在新型经济体中的经历,该书提供了密切而细致的视角,叙述富有层次且最终充满希望。英文版问世后引发热议,曾获《金融时报》2019年评论家精选最佳图书奖、福特汉姆大学麦格农中心图书奖。
人工智能远未成熟,自动化存在“最后一公里”悖论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人类是否会被取代的议论始终热度不减。宣告工作终结的标题耸人听闻且接连不断地出现。有人警告我们:机器人将奋起反抗;自动化及人工智能将淘汰人类的工作;人工智能将不可避免地取得胜利,所有人都会被解雇,只留下最不可替代的工人;我们都需要提高技能,立刻!马上!蓝领制造业一直是人工智能发展最直接针对的目标。比如,据报道,2016年,生产某品牌手机的某工厂用机器人取代了6万名工人等等。
然而,这些数字没有说清自动化催生了多少工作岗位,这种消息可能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使我们忽视了一种正在快速增长的新工人。当人工智能触及自身天花板,数以千计的企业会悄悄找人力完成这些项目,并按任务付费,这类新兴的工人将完善或倾向于使制造系统完成自动化。正如《销声匿迹》书中所提出的,由于自动化永远存在“最后一公里悖论”,除了一些基本的决策,今天的人工智能必须依赖人类的参与才能运行。而那些无法预见和无法预测的任务,也创造了临时劳工市场。
这条新的数字流水线把分散在各处的工人汇集起来,形成集体劳动力,不分昼夜地运行,横跨多个经济部门。这些工作被认为是更庞大的数字经济或平台经济的一部分,人们不假思索地称之为“零工”(gigs)。按需平台则是零工经济的监工,其盈利模式是,在线上把购买人力和提供人力的双方匹配起来,形成一个由大量企业和匿名工人构成的双边市场。
《自动化的不平等》一书的作者弗吉尼亚·尤班克斯提出:“《销声匿迹》可谓振聋发聩,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告诫我们人工智能并没有抢走我们的工作,而是将其隐藏起来。本书立刻让我们清醒地意识到,如果放任算法的残酷和对工人的剥削,未来将岌岌可危。”
人工智能|AI无法取代人类 但隐藏的“按需零工”亟待被看见
文章插图

《销声匿迹》基于一项为期五年的研究,第一作者玛丽·格雷(Mary L. Grey)是位人类学家,身兼微软研究院新英格兰实验室高级研究员、哈佛大学伯克曼·克莱因互联网与社会中心研究员,刚刚荣获2020年度麦克阿瑟奖,现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信息、计算与工程学院任教。另一位作者西达尔特·苏里是一位计算机科学家,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博士,任微软人工智能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微软纽约研究中心创始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