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散黑穗病发生的轻重与上年 小麦散黑穗病防治措施


麦子散黑穗?。殖坪陴恪⒒野? ,在我国许多麦子产区广泛产生,一般发病率为1-5%,严重可达10%以上 。近年来,特别是在农民自留麦种地区,麦子散黑穗病逐年增多 。
表现症状
还可产生关键伤害穗、茎、叶等部位 。
1穗部受伤产生一袋假粉,外部包有一层浅灰色薄膜,然后皮肤开裂 , 假粉散发,最后留下一个弯曲的穗轴 。有时穗的上端有少数完美的穗 , 下端变成假粉 。在大多数情况下,病株的主杆和分荚都是从病穗中抽出来的,但有时部分分荚生长正常,没有受到细菌的伤害 。
2茎被杀在田间不易见,病部多发生在相邻穗轴底部,孢子堆成疱状和条纹状 , 灰黑色 。
3叶部受伤,病情多发生在叶底,其病情与茎类似,产生也很少 。
黑穗细菌浸泡在小麦中后 , 除了典型的外部疾病外,其内部组织也发生了变化,扩大了细胞、孔隙和数量,围栏组织变得密切,细胞减少 。
【小麦散黑穗病发生的轻重与上年 小麦散黑穗病防治措施】引起病源
麦子散黑穗病源为黑粉菌,麦子散黑穗病枝真菌为单核 , 培养液上菌体特性不稳定,真菌生长仅来自原始先真菌细胞 。冬孢子球形至卵形,淡黄色至棕色,一半暗,一半浅,表面为微刺 。胞子尺寸5—9μm,均值6.5—7μm 。冬孢子可在水和培养液中发芽,最低发芽温度为5℃ , 最佳温度为20-25℃,最大为35℃ 。
1过冬与传播
麦子散黑穗病的病原菌以休眠真菌在种子胚中过冬 。因此 , 过冬的唯一方法就是种子带病 。冬孢子在田间只存活几周,冬季过后无浸染概率 。
在田间,麦散黑穗病菌的冬孢子主要以风速传播,根据雄蕊外壳的扩展或开裂进入内部 。一般冬孢子可以传播到离疾病核心100米以外的地区,最远的客户可以传播到1000米以外 。传播距离与风和气旋运动有关 。
2浸染
目前,大多数人认为麦子散黑穗病菌直接进入子房壁 。扬花和粉末期是细菌感染的合适时期 。当细菌冬孢子落入柱顶、柱、子房壁时,可在24小时内发芽,出现先真菌,立即从子房壁外皮进入,然后通过珠子进入珠心机构,然后进入子粒底部,埋伏在胚胎中 。这个过程大约需要18天 。细菌也可以从子粒背部进入,从种皮、珠心、胡粉层进入盾片,然后进入胚胎的分生组织 。
当种子逐渐发芽时,埋伏在盾片和生长点的菌丝体,随着上胚轴的生长,进入第一节和幼苗的根节,最后进入穗和其他分生组织 。
3患病标准
麦子散黑穗病的严重程度与去年开花期的空气湿度密切相关 。麦子出穗后,田间温度往往在细菌标准的适温范围内 , 因此湿度成为主导因素 。实验证明,当空气湿度为56-85%时,人工注射后患病率为91%,干躁前提下(空气湿度为11-30%)患病率为22% 。
开花期湿度高导致次年患病率高 , 可能是空气湿度大放视角大,延伸时间长,细菌进入的机会更多 。此外,在高湿度的前提下 , 冬孢子发芽更快,芽管更长 。相反,在干旱情况下,冬孢子发芽缓慢 , 芽管稍短,不利于细菌的进入 。
轻风有利于细胞的传播,多雾或经常下小雨 , 有利于细胞的萌生和进入 。暴雨很容易埋葬细胞,失去感染的机会,所以第二年的花期很轻 。
防治措施
预防麦子散黑穗?。?除使用抗病品种外,还应采用种植无病种子和种子处理的综合防治 。
(1)种子处理
1药物解决方案:50%和穗安可湿性粉、25%粉锈宁湿性粉、40%混合双可湿性粉、种子量***混合物将取得显著的效果 。上述处理过的种子与包衣剂混合,可提高预防效果 。有些药物在混合时注意不要超过规定的量,以免造成肥料损伤 。
2物理消毒
(1)温汤泡种
①变温泡种:首先将种子预浸在冷水中4-6小时,使真菌发芽,49小时℃在水中浸泡1分钟 , 然后在52-54的水中浸泡10分钟 。这种方法预防效果好,但要严格把握温度,操作复杂,不方便大规模全面推广 。
②温度控制泡沫:44-46种子℃在水中浸泡3小时,然后取出,冷却,晾干预留 。控温泡沫更安全,预防效果更好,可降低患病率到***下面,便于大规模解决 。
(2)解决生理杀菌问题
用生石灰和消除石灰0.5KG,加冷水50KG,可浸麦种30—50KG,水温在20℃时浸3—4天,25℃时浸2—3天,35℃只需要一天 。浸泡后晾干种植 。该方法操作方便,取样方便,效果高 , 明显优于温汤泡种 。在泡种过程中,麦种并不容易 。种子厚2英尺,防止底部种子发热发霉 。
石灰浆浸泡物的真菌作用是一种生理杀菌 。种子在无氧情况下,会引起乙酸或乙醛 , 杀死种子内埋伏的菌丝体 。在处理过程中,石灰只起到防腐作用 , 与杀死种子中埋伏的细菌无关 。
(2)繁殖无病种子
在良种场或种子繁殖基地繁殖无病种子 。种地间距至少100米,常用种子需要严格解决,确保一切无病 。做好无病种子的繁殖是预防疾病的根本措施 , 可以避免复杂的种子处理工作 。
(3)培育抗病品种
小麦散黑穗病菌的生理变异率相对较慢 。小麦对散黑穗病的抗性是单基因显性基因,抗原也丰富 , 有利于抗原品种的培育 。在抗病品种的培育中,可以利用细菌不能进入胚胎,或进入胚胎但分生组织发育不同,以及闭花授粉和避免疾病的特点进行培育 。
在培育新型小麦品种的过程中 , 除了当地流行性强、破坏性大的疾病外,还应以抗散黑穗病作为培育指标,供选择品种时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