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本土便利店,到底有多野?

中国的本土便利店,到底有多野?
文章图片
【猎云网北京】10月28日报道(文/韩文静)
提到山西 , 除了陈醋和煤炭 , 你还能想到什么?
今年以来 , “山西便利店有多牛”的话题一度登上热搜 , 作为一个传统的资源大省 , 山西却借着便利店频频出圈 。
在太原 , 便利店的密度已经比肩东京 , 然而太原全城却难以找到一家罗森、711、全家 , 牢牢占据市场的 , 是本地的两大便利店品牌唐久和金虎 , 其本土便利店的高度发达让人感到意外——唐久发一次优惠券就能覆盖1/10太原人口 , 一半太原人都是金虎会员 。 近期 , 唐久便利又在太原开了家“数字便民1号店” , 让便利店直接进化成城市“便民综合体” 。
其实 , 这只是本土便利店发展的一个缩影 。 这两年 , 诸如山东青岛的友客便利、安徽的邻几便利、成都的红旗便利等区域性便利店纷纷异军突起 , 成为了城市的新名片 。
技术的赋能让一切轻盈起来 。 事实上 , 在外资便利店品牌跑马圈地、加速本土化经营的同时 , 本土便利店也早已借助数字化 , 实现了弯道超车 。
便利店也内卷?山西出现“超级便利店”
便利店是现代城市最具有烟火气的业态之一 , 在便利店这一物种的发展历程中 , 出现过多个里程碑式的模式创新 。
曾经 ,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把便利店当作“自家的另一个冰箱” , 如今 , 便利店早已超越了冰箱的概念 。
上个世纪70年代 , 日本诞生的24小时便利店模式 , 让全天候营业深入人心 , 既点亮了城市的夜经济 , 也满足了当年快速城镇化和小家庭化趋势下人们的需求 。
在此之后 , 不止一个人试图给便利店带来新的模式 。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 诸如无人零售概念、虚拟门店等业态逐渐出现 , 2018年 , 7-11在台湾开设首个无人便利店X-store , 主打“无人商店”概念 , 欲通过无人零售延续其创新性 。
中国的本土便利店,到底有多野?】便利店行业 , 还有多大的想象力?近日 , 在山西唐久开业的便民1号店 , 则又创新了一种新的“数字便民店”模式 。
这家便民1号店的雏形是太原五一路的一家唐久社区店 , 从1996年开店至今已经营业20多年 , 是唐久最早的一批门店 , 也是太原人对于便利店的最初记忆 。 数字化改造升级后 , 门店从“便利”延伸到“便民” , 面积80余平米 , 商品服务却多达2000余种 。
除了充电、餐食加热、快递存放等服务 , 消费者还能通过唐久支付宝小程序 , 在店里享受由支付宝生态内由e袋洗、白鲸鱼等其他商家提供的送洗衣物、旧衣回收、照片打印便民服务 , 部分门店甚至还配有智能马桶 。 通过小程序 , 线上的异业服务得以被引入便利店门店 , 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 。
中国的本土便利店,到底有多野?
文章图片
此外 , “蓝马甲”志愿者服务也将长期在线 , 为社区老年顾客提供最新防诈骗信息和智能设备使用教学 。
便利店不再只销售日用品 , 它演进为了能满足人们步行15分钟内各种需求的便民综合体 。
外资便利店“光环褪去” , 本土便利店“来势汹汹”
在外资便利店进入中国后 , 24小时营业、鲜食、供应链等模式也被一并引入 , 如同一条鲶鱼 , 搅动了中国的便利店行业 。
过去有很多人认为 , 中国优秀的便利店主要集中在北上广 , 而且主要是以7-Eleven、全家这类外资便利店为主 。 但事实上 , 在更多城市 , 外资便利店也未必比得过像美宜佳、唐久等本土发展起来的便利店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