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当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入驻短视频平台……( 三 )


泛知识“蛋糕”如何越做越大
业内人士认为 , 在经过前些年娱乐化内容“霸屏”视频平台之后 , 泛知识视频引领平台发展的关键时期已经到来 , 精细化的内容是未来泛知识领域短视频发展的关键 。 大众对泛知识视频内容的硬核、纯粹、干货程度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
从过度娱乐化到严肃的知识传播 , 短视频平台内容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 。 根据近日相关机构对2015名受访者的调查 , 63.9%受访者认为泛知识类短视频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 , 50.3%的人认为泛知识类视频存在传播伪科学的现象 , 43.6%的受访者指出泛知识类短视频侵权问题多发 。
采访人员梳理也发现 , 在一些科普类的视频中 , 看似是不一样的短视频博主在进行科普 , 但同一话题看下来 , 发现很多博主实际上只是“搬运工” , 观点雷同 。 据12426版权监测中心发布的《2020中国网络短视频版权监测报告》 , 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累计监测到3009.52万条侵权短视频 , 独家原创作者被侵权率高达92.9% 。
此外 , 很多受访青年网民认为 , 伪科学泛滥也成为知识类短视频一大问题 。 例如一些博主说话非常不负责任 , 内容看起来挺有逻辑 , 让人觉得很可信 , 可仔细一想 , 他们都没有去了解事件本身 , 只是因为看过一些视频评论 , 就觉得自己很了解这件事情 , 其实不过是在坚持别人的观点而已 。
艾媒咨询CEO张毅分析 , 泛知识类短视频竞争的关键还是内容品质 。 “粗制滥造、跟风追随、缺乏科学依据的内容非常普遍 , 这与用户的期待有较大落差 , 进而造成信任风险 。 缺乏信任的产品 , 不管是采用会员模式、广告模式还是其他增值模式 , 都很难实现良性循环 。 ”
对此 , 业内人士指出 , 平台应持续改进算法机制 , 向用户呈现高质量内容 , 为优秀创作者提供更多展示机会 。 包括完善账号认证机制 , 建立黑名单制度 , 禁止不具备资质的创作者擅自发布专业知识内容;加大审核力度 , 自觉过滤“伪科学”内容 , 对存有争议的信息明确标记 , 提醒用户谨慎判断 , 防范不良信息传播 。
另外 , 应鼓励内容创作者与高校、科研院所、知名企业等机构深度融合 , 发掘具有潜质的专业人才 , 打造素质过硬的内容创作梯队 。 只有更多专业力量加入 , 才能推动全行业内容创作水平提升 , 助力优质内容引领正确价值导向 。(参与采写:邱兆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