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芯”事何解?产业链协同发展迫在眉睫

汽车产业|“芯”事何解?产业链协同发展迫在眉睫
文章插图

【 汽车产业|“芯”事何解?产业链协同发展迫在眉睫】?自2020年第四季度以来,受新冠疫情及大环境影响,全球车规级芯片供给紧张,汽车行业受到较大冲击。在这场“缺芯”潮中,我国汽车业也受到了较大影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自从8月份马来西亚芯片工厂减少供应以来,国内汽车产销量呈现同比下降局面,今年9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为207.7万辆和206.7万辆,同比下降17.9%和19.6%。
“缺芯”造成的影响不可小觑,这也反映出我国汽车芯片产业基础薄弱、内循环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产业链协同发展已迫在眉睫。
汽车产业|“芯”事何解?产业链协同发展迫在眉睫
文章插图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量市场,中国在汽车芯片领域长期大量依靠进口。
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半导体市场价值高达4123亿美元,其中汽车半导体市场价值在410亿美元左右;2022年,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价值有望达651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欧洲、美国、日本的汽车半导体的市场占比分别为37%、30%和25%。反观我国,汽车半导体的市场占比还不足5%。不仅如此,我国涉及汽车安全的发动机、底盘等关键芯片的国产化率只有3%,同时还不具备车规级认证标准。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到,汽车芯片存在广阔的市场空间,加速补齐我国汽车芯片的自主供给体系迫在眉睫,芯片国产化的呼声正越来越高。业内专家也指出,只有找到国产替代芯片,才可以快速建立起供应体系。
汽车产业|“芯”事何解?产业链协同发展迫在眉睫
文章插图

据采访人员了解,今年以来,部分中国企业已经开始尝试研发汽车芯片。如,以广汽、比亚迪等为代表的企业开始发力汽车芯片的研发;上汽、通用、五菱等车企也纷纷宣布,将全面推进整车芯片的国产化工作;部分科技公司在汽车芯片研发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新进展:紫光国已推出超级汽车芯系列产品,包括智能安全芯片、石英晶振、DRAM、FPGA/CPLD 等,均达到车规级水平;四维图新也称公司研发的车规级MCU芯片已被多家汽车电子零部件厂商采用,同时亦可降维应用到工业电机控制等领域;经纬恒润也称公司已开始验证国产芯片。
然而,建立芯片供应体系并非易事。众所周知,汽车芯片具有远超过消费电子和一般工业电子的技术要求,行业壁垒尤其高,因而实现汽车芯片国产化供给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在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原诚寅看来,产业界各方创新、协同发展是我国汽车芯片发展的必经之路。
汽车产业|“芯”事何解?产业链协同发展迫在眉睫
文章插图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处于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节点,汽车芯片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核心技术器件,对我国汽车产业由大变强尤为重要。要想破解汽车产业‘芯’难题、摆脱对汽车芯片进口的高度依赖,必须发挥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优势,建立以下游汽车应用拉动上游芯片研发制造的产业生态。”原诚寅如是说。
作为国内汽车芯片的龙头企业,北京兆易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代理总经理何卫也对《汽车观察》采访人员表示:“汽车芯片产业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汽车芯片的研发离不开应用场景,只有创新应用场景,产业链上下游互利共赢,才能建立我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生态,中国汽车产业的‘芯’难题才能得到解决。”
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发布的《新一代汽车供应链痛点研究——车用半导体篇》白皮书报告则指出,车用芯片国产化路径需要“三步走”:第一,行业需要与国内龙头企业联合构建完整权威的车规级半导体检测评价能力;第二,以检测评价为基础,帮助国内自主半导体企业达到完整的车规级要求;第三,行业组织需推动国内自主半导体企业进入国内外主流车企供应链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