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子早就不叫“重电子”了( 二 )


汤川秀树(1907.01.23—1981.09.08)是著名的日本理论物理学家 , 因为预言了介子的存在而获得194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介子理论的提出时间有两种不同的说法[3]:诺贝尔奖颁奖词里说是1934年 , 而汤川的传略里写的是1935年 。 实际情况是这样的[3—5]:汤川在1934年10月提出了这个想法 , 同年11月撰写了论文 , 这篇文章发表于1935年[6] 。
汤川认为 , 应当存在一种当时尚未发现的荷电玻色子 , 它在质子和中子之间来回跳跃 , 从而导致了核力 。 通过把核力的范围限制在10^(-15)m , 他估计了这个玻色子的质量是电子的100倍 , 比质子轻 , 比电子重 。 所以 , 他把这个粒子称为“重量子”(heavyquantum)——这是一个语意双关的文字游戏 , 因为重(heavy)对应于轻(light) , 重量子就对应于轻量子 , 而轻量子(lightquantum)当然就是光量子(上面这段说法取自朝永振一郎的描述[7]) 。
1936年 , 安德森和尼德迈耶在宇宙射线中发现了质量介于电子和质子之间、带有单位电荷的新粒子;其后不久 , 其他小组也独立得到了相同的结论[4 , 5] 。 现在我们知道 , 这个在实验里发现的粒子(“安德森粒子”)并不是汤川在理论上预言的粒子(“汤川粒子”) 。 但当时并不知道 , 这个粒子至少有六七种不同的名字:heavyquantum(汤川的用法) , heavyelectron(重电子!) , mesotron(介子 , 也有译为重电子或者介电子的) , mesoton , barytron , Yukawaparticle , Yukon , x-particle , 当然还有meson 。 到了1939年 , 支持把这个粒子称为mesotron(重电子)的人与把它叫作meson(介子)的人差不多各占一半 。
当然 , 这些名字都跟中文没有关系 。 1947年 , 鲍威尔在实验上发现了真正的汤川粒子 , π介子 , 而安德森粒子只是μ介子而已 。 到了1949年汤川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 , meson这个词早已经通用起来了 。 但是在关于物理学史的文章里 , mesotron还经常出现 。 比如说 , 在1983年出版的《粒子物理诞生记》(Thebirthofparticlephysics)里[8](图4) , 还有3篇文章的题目里包含mesotron , 只有两篇文章的题目里包含meson 。
介子早就不叫“重电子”了
文章图片
图4很多物理学史的著作都详细描述了介子的发现过程
在中文的物理教科书里 , 通常并不区分meson和mesotron , 都称为介子 。 在关于物理学史的中文译作里 , 有的区分 , 有的不区分 。 比如说 , 2014年出版的《20世纪物理学(第1卷)》就把mesotron译为重电子 , 把meson译为介子 , 而2002年出版的《基本粒子物理学史》就不做这种区分 , 把二者都译为介子(但有时候会在后面用括号标出是哪个英文单词) 。
现在在中文环境中很少有人把介子称为重电子了 。 杨大卫老师说的对 , 《物理学名词》在介子(meson)这个词条的注释里说“又称重电子(heavyelectron)” , 是不太妥当的 。
然而 , 重电子这个词并没有消失 , 它又出现在固体物理学里 , 只是换了个身份 。 重电子金属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的一种强关联电子系统 , 也称为重费米子系统 。 1975年发现了第一种电子金属CeAl3 , 低温比热的测量结果表明 , 这种材料的传导电子的有效质量比一般金属大2—3个数量级 , 所以称之为“重电子” 。 现在已经发现的重电子金属或合金已经有很多种 , 它们的共同之处是都含有f电子壳层未填满的稀土元素或者锕系元素 , 但是在低温下表现出非常不一样的行为(也就是说 , 具有截然不同的基态):长程磁有序 , 超导电性 , 非费米液体行为 , 近藤绝缘体 , 等等 。 在《低温物理学》这本研究生教材里 , 就有整整一章的讲述(图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