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子早就不叫“重电子”了

介子早就不叫“重电子”了
文章图片
撰文|姬扬(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来源|本文选自《物理》2021年第9期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刘寄星老师前不久告诉我 , 根据科学出版社反馈 , 河北师范大学杨大卫教授对2019年出版的《物理学名词(第三版)》(图1)提出一条更正 。 指出词条“介子”(图2)中写有“又称重电子”不对 , 有误导读者之嫌 , 应当删去 。 刘老师提到这个词条确实需要修正:在20世纪30-40年代的科学论文中 , 是有把介子称为重电子的 , 后来不这样叫了;再往后 , 固体理论深入发展 , 重电子这个名称又时兴了起来 , 特指有效质量大于电子质量的电子 。 现遵刘老师嘱 , 写就此短文 , 尽可能说明我对介子与重电子之理解 。
介子早就不叫“重电子”了
文章图片
图1《物理学名词》和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名单
介子早就不叫“重电子”了
文章图片
图2《物理学名词》中“介子”词条
01
《物理学名词》
“名不正则言不顺 , 言不顺则事不成 。 ”所以孔子说:“必也正名乎!”科学技术名词是科技研究特别是科学交流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而中国的科技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西方科技的学习和发展 , 科技名词的审定和统一当然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物理学名词也不例外 。
《物理学名词》由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编撰 , 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 第三版在2019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1] 。 内容包括前言、正文和附录三个部分 。
正文总计14426条物理名词 , 分为11个方面:01通类 , 02力学 , 03电磁学 , 04光学、声学 , 05热学、统计物理学 , 06相对论、量子理论、量子信息 , 07原子、分子物理学 , 08凝聚态物理学 , 09原子核物理学、粒子物理学 , 10等离子体物理学 , 11交叉学科 。
附录部分是两个索引:英汉索引和汉英索引 。
前言包括:编排说明;三届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为每个版次写的前言(分别写于1988年7月、1996年2月和2018年11月);钱三强(1992年2月)、卢嘉锡(2000年夏)、路甬祥(2004年深秋)和白春礼(2018年春)写的序言 。
正文是400多页的表格 , 分为4栏 , 如图2所示:序号(小数点前是分类号 , 小数点后是词条在该类里的序号) , 汉文名 , 英文名 , 注释 。 注释并不多 , 每页通常有一两个 , 有时候连续很多页都没有 , 有时候一页会出现五六个 。
两个索引都是180多页 , 先是英汉索引 , 然后是汉英索引 。 索引的每页分为两个通栏 , 如图3所示(以汉英索引为例 , 英汉索引与此类似) 。 每栏的一行包括汉文名、英文名和序号 , 偶尔出现的*号表示该词出现在注释里 。
介子早就不叫“重电子”了
文章图片
图3《物理学名词》中的汉英索引
介子早就不叫“重电子”了】02
杨大卫老师指出的错误
杨大卫老师指出的错误是序号09.0929词条:介子 , meson , 又称“重电子” 。 Meson(介子)这个词现在已经没有重电子这个含义了 , 这个注释有误导读者之嫌 。
重电子也出现在索引里 。 注意 , 接下来的两条索引“重费米子”和“重费米子超导体”其实就是固体物理学中的重电子和重电子超导体(但是这两个词条并没有出现在这本词典里) 。
03
介子和重电子
长话短说 , 介子的发现大致是这样的[2—5]:1934年 , 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H.Yukawa)为了解释原子核里的核子之间的吸引力 , 预言了介子的存在 , 估计它的静止质量大概是电子的200多倍;1936年 , 美国物理学家安德森(C.D.Anderson)和尼德迈耶(S.H.Neddmeyer)在研究宇宙射线的时候发现了质量为电子207倍的新粒子(μ介子);当时人们以为这就是汤川理论预言的介子 , 后来的研究表明并非如此 , 因为μ介子与原子核的相互作用很弱;1947年 , 英国物理学家鲍威尔(C.F.Powell)用核乳胶技术探测宇宙射线时 , 发现了一种质量为电子273倍的新粒子(π介子) , 它才是汤川理论预言的粒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