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之和:1000 种算法、100 个行业、20 万开发者( 三 )


二是技术向其他岗位渗透:未来的AI人才,他可能是技术人员,也可能是管理人员。
正如互联网初期,行业普遍只关注技术人才培养,但行业逐渐成熟时,所需人才商业化、细化,衍生出互联网产品经理、运营等等岗位。
“BAT现在不止是技术部门才知道什么是互联网对吧?互联网的思维和逻辑已经渗透到产品、销售、业务甚至人力行政了。”
当产业链结构层次清晰,当一项技术被一一细化、分工明确,AI也就迎来了产业化、平民化的曙光。
AI工具:算法开发工具普及化
当AI浪潮已经是必选项,无数投身其中的政企们,也遭遇了现实的骨感。
一是行业知识。
算法的优劣,不仅在于技术,更在于行业逻辑。
算力、算法、数据技术壁垒之外,“场景、应用、知识”成了决定算法能否真正落地的关键点。
比如识别天气,需要了解不同类别的云,生成原理,演变过程,还需要模拟测试环境和测试集。
这些都需要长期深耕行业,对场景有具体认知,但眼下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开发者不太懂行业,行业人不太懂算法。
二是隐私和安全。
不少政府、企业和科研所内部训练数据不容许外传,敏感度极高,对AI平台提出了更高的数据保密性和安全性要求。
三是高效性。
大中型企业,内部算法需求多且碎片化,企业自身难以一次性提炼,自身研发周期长。
算法供需混乱、开发落地流程复杂、训练数据商业敏感度高、算法评测标准不统一等等,导致成本高企和资源浪费。
“极视角内部有套自研自用的一套算法开发工具极栈平台,经过6年多迭代,如今算法开发周期已从最初的36周缩减至如今的4.5周,整体开发效率提升了8倍。”
陈振杰提到,极视角在无数长尾场景中也发现上述问题后,开始尝试把这套内部使用的系统打磨成一个可供外部客户使用的、商业化的平台产品。
这就是极视角发布的AI私有化平台产品——极栈平台。
诚之和:1000 种算法、100 个行业、20 万开发者
文章插图
极视角对其的定位是:一个面向大中型政企客户的机器学习服务平台,提供从数据处理、模型训练、模型测试到模型推理的AI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致力于帮助政企迅速获得AI算法开发与应用能力。
“通俗讲,极栈平台最大的特色是什么?”掘金志发问。
“记事本和Word、PowerPoint的区别。”陈振杰说,“比如你要编写一个文档,以前用电脑记事本,现在可以用Word,对编写文档提供更大的支持,更多样的工作可以用PowerPoint,更高效去完成这个工作。”
极栈就是那个PowerPoint。
极栈在自动化测试、快速封装、可视化部署和低代码开发等工具上都进行了优化改造,把企业的算法开发门槛从博士降到了普通研发工程师,帮企业减少人才压力。
极栈的一大特点是私有化部署。
如此,让企业内部专业的研发工程师能够自行开发算法,把行业知识融入到算法研发过程中,拆掉行业与算法工程师之间的巨大屏障。同时,可以在组件功能上充分考虑数据隔离和数据安全。
极栈的诞生,意味着行业关注的重点已经不仅仅是算法本身,在AI教育普及、工具成熟之下,AI已经变成能够被普及化的生产工具了。
而只有把AI技术当做要素时,才能真正地赋能百业。
AI泡沫,去伪存真
毫无疑问,如今AI正在去泡沫化,相对应的AI人才动辄百万千万的高薪神话不再存在。
“不是不值钱,是回归行业本质。”
陈振杰表示,2前后,iOS工程师、安卓工程师也非常昂贵,但当人才供应增加、开发工具成熟后就回到合理的市场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