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雹频频“光顾”北京很罕见?其实它是常客

其实冰雹天气在北京并不罕见 , 据不完全统计 , 今年以来已经发生13次 。 只不过它很少出现在北京城市核心区 , 而今年相较往年其“造访”城区的次数偏多一些 , 所以不少人才会觉得冰雹频繁“光顾” 。  
——王冀 北京市气候中心首席专家、主任 
◎采访人员 陈 曦 
9月4日晚 , 北京东城区、海淀区、丰台区等地风大雨急 , 局地伴有冰雹 。 这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场景今年在北京城区出现的频次出奇地高 , 今年5、6、8、9月都出现过 。  
对此有人疑惑:在北京较为罕见的冰雹天气 , 为何今年频繁“光顾”? 
对此 , 北京市气候中心首席专家、主任王冀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其实冰雹天气在北京并不罕见 。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统计来看 , 北京几乎每年都会发生20次左右的冰雹天气 。 只不过它很少出现在北京城市核心区 , 而今年相较往年其“造访”城区的次数偏多一些 , 所以不少人才会觉得冰雹频繁“光顾” 。  
山区及其周边地区易发生冰雹天气 
“冰雹 , 俗称雹子 , 是从发展强盛的积雨云(冰雹云)中降落的直径在5毫米以上的固态降水物 。 ”王冀介绍道 , 冰雹有球状、锥状和不规则形状等 , 个头小的如绿豆、黄豆 , 个头大的可以和鸡蛋、鹅蛋一样大 。  
冰雹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 王冀解释道 , “孕育”出冰雹的冰雹云 , 是从雷雨云进一步发展而成的 。 冰雹云云体下部是暖云 , 温度较高 , 多为水滴;云体的中、上部是冷云 , 主要由冰晶、小雪花和过冷水滴混合组成 。 冰雹云中上升气流很强 , 它将在云体下部不断积累的水滴运送到云体中部成为过冷水滴 。 云中的下沉气流可将上部的冰晶、雪花带到中部 , 过冷的水滴与冰晶或与雪花碰撞在一起 , 反复多次 , 就形成了冰晶核 。 冰晶核不断吸收空气中冷的水汽 , 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 而后形成雹粒 。 当上升气流支撑不住雹粒时 , 它就从云中落了下来 , 成为我们所看到的冰雹了 。  
“冰雹形成的温度要比雪形成的温度高 , 但要比雨形成的温度低 , 冰雹天气一般在北京地区的多发时间为5至10月 。 ”王冀表示 , 北京每年都会发生多次冰雹天气 , 不过大多发生在山区及其周边地区 , 城区居民看到的冰雹次数相对少些 , 但这并不意味着冰雹出现的次数少 。 特别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信息不是特别发达的时候 , 连气象监测站由于站点设置数量的限制 , 也不能记录下全部的冰雹天气 , 不过有记载北京地区曾在一年内发生超过30次的冰雹天气 。  
之所以冰雹天气多发生在北京山区 , 主要是由于冰雹天气不仅与天气系统有关 , 而且受地形、地貌的影响也很大 。 “受地形影响 , 北京山区昼夜温差大 , 容易形成对流天气 , 特别是在下午或傍晚 , 对流作用最强 , 因此这一时间段容易发生冰雹天气 。 ”王冀解释道 , 此次由于受到云系由西向东运动的影响 , 所以市区也出现了冰雹天气 。  
相较于全国其他地区 , 北京地区的冰雹天气并不算多 。 我国长江以北、燕山一线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 , 是中国冰雹天气的多发区 。 而且地形越复杂 , 冰雹天气越易发生 , 比如青藏高原东部、云贵高原一带 , 这些地区由于地形复杂、天气多变 , 因此冰雹天气频发 。  
行人首先要做的是尽快躲避 
和雨、雪相比 , 冰雹的杀伤力显然大得多 。 以直径5厘米左右的冰雹为例 , 其重量约为30克 ,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 , 当它从1000米的高空落到地面时 , 它的重力势能就会转变为动能 , 相当于3公斤重的物体从10米左右的高度下落 。 考虑到空气阻力以及上升气流运动等因素 , 虽然冰雹威力有所减弱 , 但是这样一个冰雹砸下来 , 其破坏力还是可想而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