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功率半导体加速国产替代,造车新势力率先出手( 三 )


理想汽车指出,在IGBT用量方面,目前英飞凌的产品占比约为70%,后续将下调至50%以下。如果中车时代质量水平过关的话,在明年英飞凌产能不足的情况下,中车时代的供应份额与英飞凌有望实现1:1,但如果英飞凌产能持续紧张,中车时代的供应份额甚至还有可能提升。
不仅如此,该会议纪要同时还透露,除了理想汽车,小鹏汽车也已经导入了中车时代的产品。而在此之前,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类似,同时还评估了包括斯达半导、比亚迪半导体等在内的多家本土半导体企业的IGBT供应能力。
另一家新造车品牌零跑汽车则选择了士兰微。据士兰微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公司的IGBT模块B1、B3已进入批量供货阶段,其中B1采用IGBT 4芯片,适用30-60kw的电动汽车,即A00级车,被造车新势力零跑T03大量采用。B3采用IGBT 5芯片,适用80-220kw的电动汽车,即A级至C级车,正在极氪(吉利B级新能源车)小批量试用,预计年底或明年初批量供货。
由此可见,在一众造车新势力的引领下,本土功率半导体厂商的突围之势正逐渐形成。分析原因,这背后造车新势力本身理念更为激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新造车品牌需求量相对较小,与合资和外资车企比较,对半导体大厂的议价权相对较弱,出于成本控制和供应链保障的原因,也更愿意尝试引入国产供应商。
特别是受疫情冲击以及国际贸易形势的影响,海外零部件供应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从功能供应链安全的角度考虑,选择本土供应商也更具战略意义。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对于一些不涉及、不影响核心的产品,本土OEM可能会主动趋于国产化产品,或者进行相关的备份,以培育本土供应商体系。而一旦本土企业的技术在市场上经过了规模化验证,加之本土企业本身在成本以及供货保障上的优势,有望真正推动自主汽车功率半导体供应体系的快速形成。(盖世汽车 熊薇)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