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开会缠住的互联网大厂人

被开会缠住的互联网大厂人
文章图片
被开会缠住的互联网大厂人
文章图片
开会越来越成为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在业务繁多、分工精细的大厂尤甚 。 职场人从起初的不适应 , 到逐渐卷入会议的汪洋 , 再到成为会议的召集者和观察者 , “进阶”的过程中有成长 , 也有无奈 。
被开会缠住的互联网大厂人
文章图片
不在开会 , 就在去开会的路上
下午四点 , 吴均从一个会议上抽身 , 到会议室门口和前来洽谈的乙方碰面 。 刚聊了五分钟 , 她就不得不向对方致歉——她得马上赶去开下一个会 。
相比抱着手机、笔记本电脑、纸质本子、中性笔赶场开会的同事 , 吴均的装备相当轻便 , 她只带了手机和智能办公本 。 因此 , 当在十米开外看到电梯门缓缓合上时 , 她可以大步流星跑过去 , 挤进电梯间 。 这样她就不用为下一班电梯等上好几分钟了 。
吴均今年32岁 , 此前一直在传统行业工作 , 半年前入职这家互联网大厂担任中层 。 跳槽时 , 她对“大厂会多”的现象略有所闻 , 但会议的频率还是超乎她的预期 。 高峰时每天七八个会 , 闲时也有四五个 。 这对老大厂人来说也许已经习以为常 , 但对吴均而言 , 适应开会是她在新行业、新公司站稳脚跟的第一步 。
作为部门领导 , 吴均要和自己带领的团队开会、和领导开会、和其它部门开会 。 这次会议的决议是下一次会议的讨论起点 , 吴均得记下每个会议的内容 , 才能保证工作不脱节 。 她尝试过很多记录方法:电脑打字记录 , 敲击键盘的声音会影响开会;手写记录 , 速度常常跟不上与会者的语速;手机打字记录 , 屏幕太小 , 并且一直看手机会给别人不够尊重的印象;用录音笔 , 想回听重点段落时实在难以在长达几个小时的录音里准确定位 。 吴均只能多管齐下 , 效果仍然不佳 。 有一次 , 她记混了两个项目的交付时间 , 差点酿成事故 , 被领导好一顿斥责 。 吴均对好友感叹 , 这第一步真是不好走 。
温言正在开今天的第三个会 。 自去年进入知春路某大厂 , 开会就成了她的日常 。 组内周会、部门周会、项目周会……繁多的名目背后 , 是无数需要沟通商议的工作 。 用大厂的黑话来说 , 叫“对齐”、“赋能”、“细化颗粒度” 。
订会议室成为一个难题 。 温言所在的办公楼每层都有会议室 , 总量并不少 , 但在庞大的会议数量面前只是杯水车薪 。 她需要提前一周到一周半在系统内预定 , 才能保证成功 。 开会时提前至少5分钟到会议室门口 , 点击专用屏幕上的按钮确认 。
如果有临时会议 , 就只能碰运气 。 系统每半小时会释放出此前被预定、但没有按时确认的会议室 , 供大家争抢 。
此前温言在媒体工作 , 每周只开一次选题会 。 初到现在的公司时 , 她一度极不适应这里的会议频率 。 有时遇到突发情况 , 晚上11点也会被召集开会 。 刚回到家的同事们依靠视频连接 , 继续讨论 。 “没办法 , 大家一起卷 。 ”
被开会缠住的互联网大厂人
文章图片
图说|工位空荡荡 , 员工都在会议室
某大型电商平台的陈静也经常为订会议室发愁 。 公司的很多会议室提前一天才开放 , 抢不到是常有的事 。 为此 , 她加入了专门借会议室的微信群 。 大家在群里相互询问谁有空闲的会议室 , 用奶茶“贿赂”求借 。 群里无人回应的时候 , 她会进系统看都有谁订了会议室 , 然后群发几十条信息 , 亲呢地称呼收信方“小仙女” , 问能否把不用的会议室借给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