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网|倒闭传闻发酵多日,慧聪该反思什么?

慧聪网|倒闭传闻发酵多日,慧聪该反思什么?

前不久 , “慧聪网发布停工待岗通知”的图文在网上流传 , 不少网友以为慧聪要倒闭了 , 开启了一波回忆情怀杀 , 缅怀过去的点点滴滴 。
后来我们了解到 , 所谓“慧聪倒闭”是一个乌龙消息 。 真实情况是 , 做电销业务的慧聪叁陆零公司被慧聪砍掉了 , 由于媒体在报道过程中出现了变种版本 , 被外界误读为慧聪要倒闭了 。

当然 , 这条乌龙新闻也反映了慧聪当下的尴尬处境:为什么这种乌龙新闻会有人相信?为什么辟谣后“倒闭风波”依然还在发酵?总之 , 慧聪近年不重视市场公关 , 大批公关人才流失 , 现在终于吞下苦果 。
我长期关注慧聪发展 , 之前发表过《慧聪大象如何再次跳舞》《慧聪15亿收购中关村在线 真的是弱弱联合?》《解读慧聪集团组织大升级:由迎合者进阶引领者》等文章 , 因此这次慧聪倒闭风波发酵后 , 有几位媒体朋友问我怎么看待慧聪 。
我把媒体朋友关注的焦点话题 , 用问答的形式分享出来 , 供大家参考 。
问题一:慧聪成立于1992 , 距今已经30年历史 。 该怎么理解慧聪这家企业?
答:首先我们要明确 , 慧聪电销业务、慧聪网、慧聪集团 , 这是完全不同的三个概念 。 好比我们不能把天猫超市、天猫、阿里巴巴集团三个概念划等号 。
现在我们大众理解的慧聪 , 还是当年和阿里巴巴相爱相杀的那个慧聪 , 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认知 。 真实的慧聪 , 是2017年10月转型后的那个慧聪 。 前者是大郭+小郭时代的慧聪 , 后者是刘军时代的慧聪 。 前者是信息平台慧聪网 , 后者是产业互联网服务商慧聪集团 。
其实慧聪的发展转型史 , 就是半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转型史 。 很多人质疑慧聪吃老本 , 其实是不理解慧聪 。 这30年来慧聪一直在转型 , 早期的时候慧聪做的是慧聪商情(一个纸质的小册子) , 把企业的一些信息 , 通过传统的媒介形式 , 印刷出来在大街上发 , 后来有了慧聪网才通过互联网渠道进行信息分发 。
从传统商情到互联网商情 , 慧聪的盘子扩大了很多倍 , 以至于早在近20年之前慧聪就成功上市 。 按照现在流行的说法 , 慧聪早期做的是Web1.0的工作 , 提供了信息的呈现和展示 。
后来 , 慧聪出台各种政策 , 培养中小企业在线交易习惯 , 提高交易产品用户体验 , 进阶到Web2.0时代 。 与此同时 , 慧聪的产业互联网布局开始萌芽 , 先后投资孵化了一批行业细分平台 。
再后来 , 慧聪通过MBO进行管理员和员工持股让企业真正的未来交给新一代管理层把控 , 以刘军为代表的新团队对慧聪进行了几次颠覆式重组(详情可以参考《解读慧聪集团组织大升级:由迎合者进阶引领者》《慧聪集团组织架构再升级:成立三大事业群》) , 从而让慧聪再次复兴 。
问题二:慧聪倒闭虽然是误传 , 但慧聪存在感确实不强 。 慧聪做错了什么?
答:相比慧聪做错了什么 , 我更愿意讨论慧聪做对了什么 。 慧聪在2015年前后 , 每年收入只有10亿左右 , 此后开启产业互联网转型 , 三五年就进入100亿级别 , 2021年更是创造170亿的营收 。 2022年因为上述提到的几个不利因素 , 慧聪营收出现了阶段性下滑 。
一家企业年收入从10亿跨越到100亿级 , 你说这家企业做错的多还是做对的多呢?
整个慧聪集团 , 比当年强大了10倍不止 , 只是慧聪这两年没有重视公关市场传播 , 没有把企业声音及时传播出去 , 导致慧聪给人一种“昨日黄花”的既视感 。
当然 , 客观来讲 , 慧聪电销业务甚至慧聪网已不复当年之威 , 慧聪网这个网站的综合市场影响力也出现了下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