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快跑|百度发布“萝卜快跑”和“汽车机器人”,自动驾驶商业化前夜降临?

3年内,30个城市,3000辆无人车辆,300万用户。
这个商业化运营目标对一家Robotaxi公司来说,顺利实现的概率有多高?如果是初创企业,或许要表示怀疑地摇摇头,而如果是拥有中国最丰富自动驾驶测试经验之一的百度Apollo,答案可能会有所不同。
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在“百度世界大会2021”展示了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兼具前瞻性和落地性的成果。
一方面,百度定义了未来Robotaxi的形态——汽车机器人。李彦宏在直播中表示:“我们认为智能汽车未来更像智能机器人,能移动,懂交流、会学习。”
另一方面,百度发布无人车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标志着百度Apollo已经正式从技术验证阶段进入到规模化商业运营阶段。
自动驾驶来到2021年,当大家谈论的内容从“Robotaxi能不能做”转变为“Robotaxi要怎么落地”时,也许预示着——自动驾驶下半场的角逐已经开启,Robotaxi商业化落地的试验和探索进入全新赛程。
走出实验室“场景是有应用的技术。”
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吴声在“新物种爆炸·吴声商业方法发布2021”中,将百度Apollo Robotaxi定义为“场景驱动的共享智慧出行”。他认为,场景在倒逼技术做减法,让解决方案更优化,“从这个意义上可以更乐观看待Apollo Robotaxi的商业模式未来”。
为什么众多玩家选择Robotaxi这个使用场景?
高等级自动驾驶汽车造价高昂等成本因素,便注定L4级以上自动驾驶的整体发展难以在私家车市场快速整体普及。因此,IHS Markit等研究机构认为,自动驾驶未来的主要市场潜能将寄希望于Robotaxi这类移动出行场景的商业模式推广 。
萝卜快跑|百度发布“萝卜快跑”和“汽车机器人”,自动驾驶商业化前夜降临?
文章插图

IHS Markit今年8月发布的《中国自动驾驶市场与未来出行市场展望》数据显示,到2030年,中国共享出行的总市场规模将达到2.25万亿;其中,Robotaxi在其中的占比将达到60%,规模为1.3万亿。
安信证券以“乘客总里程×渗透率×单价”的公式测算中国Robotaxi的市场规模,也得到了相近结论。据安信证券研究,2030年中国的乘客出行总里程有望达到10万亿公里,Robotaxi的渗透率有望达到6%-22%,以2元/公里的单价计算,Robotaxi市场规模在2030年有望达到1.2万亿-4.4万亿。
具体讨论商业落地的可行性,机器能否代替人力是重要考量。
传统运营车辆人力成本将逐年呈上升趋势,Robotaxi收入部分可以参照出租车、网约车等大规模运营价格。未来Robotaxi不仅有完全代替人力的可能,成本方面,车辆造价还有望大幅降低。
据麦肯锡预测,Robotaxi与传统出租车相比,成本支出将在2025-2027年之间达到拐点,预计2025年左右——Robotaxi取消安全员并规模化部署后,其成本优势将更为凸显。
中金公司参照信息技术发展历程中的“摩尔定律”,预测自动驾驶硬件产品的量产成本:计算机的性能大约每经过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而价格下降一半。
从商业角度,谁率先占据成本优势,谁就掌握商业化运营的主动权。
此前,据滴滴自动驾驶COO孟醒透露,滴滴的自动驾驶车辆安装了近20个传感器,其中包括1个64线激光雷达、2个16线激光雷达、7个摄像头以及毫米波雷达和超声波雷达,一辆车的造价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上。
据Yole Développement统计,美国以Waymo为代表的自动驾驶公司的自动驾驶汽车,改装成本基本在20万美元上下。
而在今年6月,百度推出第5代共享无人车Apollo Moon并首次向外界公布了无人车投入成本:48万,相较此前一代里程成本降低了60%,仅为行业L4级自动驾驶车型平均成本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