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山之歌》:工业智造2.0遇上主题剧2.0( 二 )


文章图片
而所谓的主题剧2.0 , 就是通过年轻人喜欢的鲜活人物、有趣关系、生动情节 , 讲述年轻人需要知道的大国要事、大国重器、大国担当 。
而这 , 正是主题剧2.0的使命、意义与价值所在 。
以《麓山之歌》为例 , 它是一部重工业题材的主题剧 。 它的很多表达 , 其实都是向年轻人询唤的、诉说的:
一是在说大国竞争 。 重工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 是大国竞争的朝阳事业 , 尤其在工业4.0的新浪潮中 , 中国能够赶超还是拉大差距 , 就看新一代重工人的奋斗 。
剧中 , 借着男主父亲之口 , 说了一句点题之话:「我说的要争口气 , 就是争中国工程机械的话语权 。 人这一辈子 , 总要有一件事 , 值得去奋斗一生啊!」
《麓山之歌》:工业智造2.0遇上主题剧2.0
文章图片
二是在说个人选择 。 借着宋劳模之口 , 说了现在国内重工业之困境 , 「现在多少年轻人 , 还愿意当工人?」「年轻人都跟赛跑一样跑离工厂」 。
而现在的情况呢?优秀的年轻人大量流入虚拟经济 , 实体经济却面临人才断层 。 然而 , 实体经济越来越差、虚拟经济越来越好 , 长期下去就会掏空实体经济 , 提早进入产业空心化时代 。
这也是为什么 , 剧的片尾是一声又一声接力喊「师傅」 , 是在呼吁年轻人把重工业的血脉传承下去 , 让个人的选择与国家的发展融为一体 。
剧情中的工业智造2.0升级
在网友的评价中 , 有一脉就是工业人 , 他们认可剧对工业的现实复刻——
「正在看 , 终于有一个拍我们制造业从业者的电视剧了」
「剧还是很精彩的 , 不注水贴近现实 , 工程人对这些有情怀」 。
《麓山之歌》:工业智造2.0遇上主题剧2.0
文章图片
以下 , 我们就拆解一下作品文本 , 看看《麓山之歌》是如何通过一个2.0版本的主题剧 , 来现实复刻一个我国工业智造2.0的新时代 。
从作品的角度看 , 《麓山之歌》搭了一个非常有章法的结构——
开篇 , 抛出一个核心危机 。
有着72年发展历史的麓山重工 , 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 工程机械产地的连续五年寒流 , 麓山重工也在产业周期中连续五年断崖下滑 , 资产负债率超过81%、上一个财年亏损27个亿 , 一边是银行利息不堪重负 , 另一边是行业下行没有回暖迹象 。
这样的困境下 , 该怎么办?
于是 , 形成两条不同道路 。
一条道路 , 是董事长方锐舟(侯勇饰)主张的「重工换金融」;
另一条道路 , 是男主卫丞(杨硕饰)主张的「自主研发、智造升级」 。
《麓山之歌》:工业智造2.0遇上主题剧2.0
文章图片
以此 , 产生三种利益纠葛 。
有的人 , 关注个人利益 , 比如卫丞科研团队中的张彬 , 他甚至想把团队研发项目 , 卖给海外竞争公司 , 获得个人红利;
有的人 , 关注集体利益 , 比如董事长方锐舟 , 他之所以主张「重工换金融」 , 是想解公司燃眉之急 , 保住企业命脉;
有的人 , 关注国家利益 , 比如省国资委书记邱副省长 , 站在更高格局之上、更大地图之上 , 他看到的是重工对国家的长线意义 。
所以 , 《麓山之歌》之所以精彩 , 是因为它交织着短期矛盾与长期矛盾 , 是要保住企业眼下的生存、员工当下的工资 , 还是要争取长线投入才可能完成的智造升级?
交织着学界立场与市场立场 , 恰如卫丞老师所说 , 「市场要的是天天打鸣的公鸡 , 但是科研要做一飞冲天的雄鹰」 , 因此 , 麓山大学与麓山重工前期合作矛盾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