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玑9000|激荡十年,华为 Mate 再立潮头

天玑9000|激荡十年,华为 Mate 再立潮头

文章图片

天玑9000|激荡十年,华为 Mate 再立潮头

文章图片

天玑9000|激荡十年,华为 Mate 再立潮头

文章图片

天玑9000|激荡十年,华为 Mate 再立潮头

文章图片

天玑9000|激荡十年,华为 Mate 再立潮头

文章图片

天玑9000|激荡十年,华为 Mate 再立潮头

文章图片

天玑9000|激荡十年,华为 Mate 再立潮头

文章图片

天玑9000|激荡十年,华为 Mate 再立潮头

我们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将推出一款比 iPhone 5 要强大很多旗舰手机 。
2012 年 , 接管华为消费者业务不久的余承东在微博说出这句话时 , 大多数人的反应和乔布斯 2007 年掏出 iPhone 后出奇的一致——充满了冷嘲热讽 , 几乎没有人相信华为能撼动已经占据大量市场的行业领导者 。
此前华为手机走的是运营商定制路线 , 2011 年的出货量已经达到了 1.5 亿台 , 但基本都是平价的贴牌手机 , 高端智能手机市场是苹果三星的天下 。
尽管如此 , 余承东却还是顶着内部的压力 , 外部的质疑 , 做了一个充满争议、却至关重要的决定——「不做低端的贴牌手机 , 我们要做中高端产品 。 」
【天玑9000|激荡十年,华为 Mate 再立潮头】没多少人会想到 , 这成为了国产智能手机高端化的历史转折点 。
十年荏苒 ,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也经过了黄金十年 。
华为 Mate 系列成为和苹果分庭抗礼的高端旗舰 , 又意外地将这个市场暂时让了出来 。 却没想到 , 依然没有其他国产厂商能再次登上高端手机的王座 。
我们关心的不仅仅是手机「机皇」之争 , 而是一个突围者在每个关键节点做出了怎样的选择 , 选择高端、选择自研、选择知难而进 , 如同余承东在 Mate 7 发布会上说的:
通往山顶的路有很多条 , 我们选择最难、也是最有价值的那一条 。

1 勇气 今天看来 , 余承东决定砍掉中低端运营商业务无疑十分正确 , 可如果摘掉历史的后视镜 , 就会发现这需要极大的勇气 。
要知道当时华为终端销售收入已高达 68 亿美元 。 然而给运营商做贴牌手机 , 没有渠道话语权 , 手机只有抠掉电池才能看到品牌 logo , 遑论形成品牌认知 。
华为是「中华酷联」中最早意识到这个问题 , 并宁愿牺牲稳定的定制机收入 , 也要押注高端的厂商 , 而此时运营商定制机路线的副作用已经显现 。
余承东发现「华为员工都不愿意用我们自己的手机 , 因为太低端了 。 」他认为这种做法没有未来 。
2013 年华为 Mate 系列诞生 ,Ascend Mate 带着市场上第一块 6.1 英寸大屏亮相 。 当时智能手机主流尺寸集中在 4-5 英寸 , 这一尝试似乎过于大胆 , 彼时用户大多更喜欢一手握持的手机 , 同期的 Galaxy Note 也曾因为大屏饱受争议 。

在 iPhone mini 都快被苹果砍掉的今天 , 这似乎不可思议 。 然而市场的教育需要开拓者的前瞻和决心 ,华为的 Mate 系列开始扮演这样的角色 。
2 爵士 在经过 Mate 1/2 的探索后 , 2013 年 3 月华为启动了新一代 Mate 的研发 , 代号为 Jazz, 由时任华为手机产品线副总裁李小龙负责 , 这款产品也就是正式让华为在高端旗舰市场站稳脚跟的 Mate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