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直播发展现状,对社会影响和存在风险隐患及对策建议( 二 )


(二)赋能传统企业转型 , 带动产业升级
电商直播能优化电商生态 , 大幅降低中小企业进入市场的成本 , 同时直播进入企业 , 可以让消费者直接看到并了解商品的生产流程 , 或产品的原产地环境等 , 从线下延展至线上 , 进一步激发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 带动产业升级 。 如有播与旅播合作 , 溯源产地 , 开启分享直播新模式 , 深入到海南三亚 , 福建厦门 , 扬州高邮等地 , 开启原产地挖掘、发现好物的分享式直播 , 为消费者全面呈现好物来源及生产、制造过程 , 打造惊艳的、有差异化的一站式产品体验 , 提升产业升级 , 赋能当地农产品产业持续性增收 。
(三)催生新的就业形式 , 扩大就业机会
2021年11月25日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布《互联网营销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 开启了直播从业人员知识与技能职业化的新篇章 。 海量直播间中 , 创造了主播、助播、选品、脚本策划、运营、场控等多种新就业岗位 。 在此基础上 , 有播发挥平台优势设置了“有播学堂” , 通过直播体系化的培育 , 为素人主播提供专业培训课程 , 直播间打造与实战演练 , 提升主播的直播能力 , 孵化和打造个性化IP主播形象 , 同时开拓线下实践教学 , 赴贵州丹寨县、天柱县进行主播孵化培训计划 , 推动直播在农业农村生产、销售、服务等各环节的深度应用 , 探索农村电商直播新业态和新模式 。
三、电商直播行业存在的风险隐患
直播电商凭借其即时性、互动性和趣味性迎来了“井喷式” 增长 , 其在释放消费潜力、赋能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 但粗放式的发展难免会暴露一些短板 , 在涉及产品质量、产品售后、刷单及数据造假、虚假宣传等 , 以及直播过程中的造假与价值观偏颇等问题频现 , 从2020年中国消费者协会调研数据显示 ,电商直播用户购物全流程的整体满意度低于80% 。 当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直播带货持观望态度时 , 电商直播行业发展将会放缓 ,也有可能陷人停滞期 。
(一)直播内容同质化 , 存在虚假营销
目前多数电商直播将焦点投向美妆、服装、家居和食品领域 ,但在直播打造“好内容”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合法现象 , 同质化直播内容的出现 , 使得各大平台之间竞争较为恶劣 。
此外 , 某些产品为扩大知名度 , 利用低俗化或夸大虚假宣传等方式来吸引用户 , 或许在短时间内可以引来用户的关注 , 但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 , 存在着巨大的法律风险 , 也不利于直播电商长期发展 。
(二)售假频出 , 产品质量售后风险
虽然如今多数直播平台对主播入驻持开放态度 , 但平台对商家及主播的资质审核力度仍然不足 。 即使热门直播的实时互动、明星主播的“亲鉴好用”也并不能保证商品的质量 , 主播和直播机构没有制定严谨规范的选品流程 , 或真假掺半的销售方式也是直播电商中最为常见的一个“翻车”原因 。 如某网红主播带货的燕窝被职业打假人检测是糖水制作而成等事件 , 频发的售假问题直接降低了该主播的粉丝用户信任度以及购买意愿 。
(三)直播销售数据造假
平台直播数据造假也是一大问题 , 部分商家为营造产品销售火爆假象进行刷单 , 雇佣大量的“水军”来刷点击量和购买量 , 营造火热的氛围和显示带货的能力 , 以此吸引用户点击进入 , 进而下单购买 。 这样的虚假“繁荣”直接堆积电商直播行业泡沫 , 既损害了用户 , 同时也有可能损害到商家的利益 。
例如 , 在某明星为一数码产品带货的直播场次中 , 直播间显示的311万观众实际上只有11万人是真实数据 。 更有记者深入直播带货“数据造假”灰色产业链上游 , 发现明码标价的数据造假软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