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环球时报【环球时报报道记者 樊巍】《环球时报》记者29日从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环时深度】在空间站“种粮”“种菜”是个大课题

本文转自: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报道采访人员樊巍】《环球时报》采访人员29日从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暨空间站高等植物培养实验阶段性进展情况介绍会上获悉 , 截至目前 , 问天实验舱上所部署的生命生态实验柜等科学实验设施状态良好、工作稳定 , 随舱发射的科学实验项目在轨实验正按计划开展 。 载有实验样品拟南芥种子和水稻种子的实验单元已由航天员安装至问天实验舱的生命生态通用实验模块中 , 目前植物已发芽生长 。
本文转自:环球时报【环球时报报道记者   樊巍】《环球时报》记者29日从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环时深度】在空间站“种粮”“种菜”是个大课题
文章图片
高秆水稻已长至30厘米
近十多年来 , 随着重返月球、登陆火星、建立月球或火星基地成为人类空间探索的重要目标 , 以人类长期在太空生活必需的粮食生产为研究对象 , 通过研究在完全封闭太空条件下如何培养或栽培植物 , 探索作物在太空环境中高效生产所需要的条件因素和技术途径 , 最终实现人类长期太空探索的目标成为研究新热点 。
据《环球时报》采访人员了解 , 7月28日 , 载有实验样品拟南芥种子和水稻种子的实验单元 , 由航天员安装至问天实验舱的生命生态通用实验模块中 , 通过地面程序注入指令于7月29日启动实验 。 目前已成功启动拟南芥和水稻的种子萌发 , 拟南芥幼苗已长出多片叶子 , 高秆水稻幼苗已长至30厘米左右 , 矮秆水稻也有5-6厘米高 , 生长状态良好 , 后续将完成拟南芥和水稻在空间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的实验 , 并在实验过程中由航天员采集样品、冷冻保存 , 最终随航天员返回地面进行分析 。
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研究员、问天舱“微重力条件下高等植物开花调控的分子机理”实验项目负责人郑慧琼29日在接受《环球时报》等媒体采访时表示 , 农作物的种子既是粮食 , 也是繁殖下一代的载体 。 随着载人深空探测的发展深入 , 比如登陆火星 , 要想真正解决人类长期空间探索的粮食保障问题 , 不可能单纯依靠从地球上携带粮食来满足航天员长期的空间生活和工作需求 , 必须要解决在空间生产粮食这一难题 。 由于地球生命不可能在严酷的太空环境条件下无保护地生存 , 未来太空作物生产必须在完全封闭的人造环境中进行 , 种植空间和能源供给都十分稀缺 。 因此太空种植的农作物必须满足高产优质、高生产效率和低能源消耗的要求 。
郑慧琼介绍称 , 本次在中国空间站上开展的农作物实验研究 , 有望在国际上首次完成空间微重力条件下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的培养实验 , 并获得水稻培养的关键环境参数 , 为进一步解析空间微重力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分子基础 , 利用水稻进行空间粮食生产提供重要理论指导 。
官宣问天实验舱最新进展
本文转自:环球时报【环球时报报道记者樊巍】《环球时报》记者29日从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环时深度】在空间站“种粮”“种菜”是个大课题】在29日举行的情况介绍会上 , 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研究员、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问天实验舱主任设计师赵黎平介绍称 , 问天实验舱在发射入轨后 , 3名航天员于7月28日完成生命生态实验柜通用生物培养模块解锁、状态设置、辐射测量模块和植物培养单元安装 。
航天员还于8月8日和8月12日分别完成变重力科学实验柜、科学手套箱、低温存储装置、生物技术实验柜的解锁和组装 , 组装过程顺利高效 。 “组装完成后 , 变重力科学实验柜、科学手套箱、低温存储装置开展了既定的在轨测试内容 , 通过下行遥测数据和工程数据判断 , 相关科学实验柜及科学实验系统工作正常 , 载荷状态良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