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r|阿里和字节,谁的管理方式更先进?

okr|阿里和字节,谁的管理方式更先进?
文章插图

图源:图虫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刘润(ID: runliu-pub),作者刘润,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管理,有很多不同的做法,不同的流派。
最近,有同学问了我一些很好的问题:
目标和激励,应该挂钩吗?
KPI和OKR,到底有什么区别?
阿里和字节的管理方式,看起来有不小的差异,但都取得了成功,谁的更先进呢?
我想学习管理,但哪种管理方式更好呢?
很多时候,我们一学就乱,一乱就死。想要精进自己的管理,还是要对一些基本的管理理念有理解。
不同的管理方法,其实背后是不同的管理哲学。
你对管理的态度是什么,可能会决定你管理的方式。
管理哲学:你如何理解人性?在管理学中,有两种非常基本的,也是非常不同的管理哲学,X和Y。
X和Y,其实就是你对人性的不同假设。
X理论,对人性的基本假设是什么?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人:
你说,你好好干,我给你升职。他说,算了吧,那意味着要做更多的事。你说,你做的事可以改变成千上万人的生活方式。他说,他们为什么不能自己改变呢。你说,你成功后,出任CEO,赢取白富美,走上人生的巅峰。他说,我对人生巅峰不感兴趣。
这就是X型的人。
X理论认为,这种人生性懒惰,讨厌工作。他们没有太大的雄心壮志,也害怕担负巨大的责任,可能也只有极少数的人,有非凡的创造力。
所以,多数人要用比较强制的方法进行管理,让他们为了达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
X理论,把对人性的假设,叫“实利人”。就是唯利是图的人。
那Y理论呢?
Y理论,和X理论正好相反。
Y理论认为,一般人的本性,其实不是讨厌工作。如果有合适的机会,人们也喜欢工作,并且渴望发挥自己的才能。
这样的人,也愿意对工作负责,寻求发展的能力和机会。
Y理论,把对人性的假设,叫“自动人”。就是主动积极的人。
关于人性的假设,人们的争论就没有停过。看到这里,你有没有想到,这有点像我们一直在说的,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
但是,正因为大家对人性假设有不同看法,所以世界上的管理方式,也因此有很大不同。
我也把世界上的管理方式,主要分为两种:法家和儒家。
法家,主要用规则管理公司。儒家,主要用文化管理公司。
法家的基本方法,是目标和激励挂钩。这种方式,我们非常熟悉和习惯。而儒家的基本方法,是目标和激励可以脱钩。这种方式,我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在中国,也许都有不同的公司。
比如说,阿里和字节。
阿里巴巴,是怎么管理的?阿里的管理方式,是目标和激励挂钩。
具体来说,是设定目标,把目标拆解为KPI,进行考核,然后激励。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严格的KPI管理。
我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曾是阿里的人力资源副总裁,黄旭老师,给我讲过一个故事,在他的书《13+1体系:打造持续健康的组织》中,也有过描述。
当淘宝实现了每年1万亿的交易额后,下一步应该怎么发展?
1.5万亿吗?还是2万亿?
都不是。
虽然规模到了1万亿,但是这1万亿必须要健康。
所以马云定的KPI是,100万×100万。
什么意思?
当时的淘宝卖家,主要可以分成三个级别:大户、中产、虾米。
那个时候,大户们在想什么?他们在开“出淘会”。因为他们鸡蛋都在一个篮子里,也会不放心。所以他们想,是不是要开实体店?要不要去京东?要不要自己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