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qq|曾比肩阿里,中国电商鼻祖慧聪陷入危机,行业B2B网站出路何在?( 二 )


但是B2B赛道不仅不好做 , 而且门槛低 , 新的竞争对手不断涌入 , 如生意宝、环球资源网、义乌的小商品网等 。 所以马云逐步将核心业务转向C2C为主的淘宝网 。 淘宝网用免费开店的策略 , 成立仅一年多就击败了此前已垄断国内市场的易趣网 。 之后更是随着国内快递业的发展而成为了中国互联网的巨头企业 。
而慧聪网在B2B的路上越走越远 。 内部孵化了“买化塑” , 收购中关村在线等企业 , 还投资了多家B2B创业公司 , 如化工B2B平台第五城、农村B2B平台厘米网、模具B2B平台中模国际等 。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史中 , 面向C端的企业大多取得了成功 , 而面向B端的企业即便能活下来 , 天花板也很明显 。 作为中国电商鼻祖 , 如今的慧聪不仅不能和阿里巴巴比 , 也跟京东、拼多多等后起之秀体量差距巨大 。 即便慧聪2003年就在港交所上市 , 市值最高时也超过了100亿港币 , 但在中国互联网企业里一直存在感不强 。
没有像阿里巴巴一样转型C端是慧聪一直做不大的原因 , 而慧聪后期作死的操作 , 又把toB行业第二的位置拱手让给了百度 。
2016年到2018年 , 慧聪和百度合作推出了阿拉丁卡片 , 在百度搜索的首屏位置出现8个小卡片 , 推送相关的推广产品 。
2018年百度推出爱采购 , 慧聪开始引导客户入驻爱采购 , 后期更是牺牲自有平台的会员 , 一律导入爱采购 。 但慧聪也和360推出慧优采 , 和腾讯合作推出慧采购 。
慧聪既牺牲了自有平台的会员 , 又因为和360与腾讯的合作 , 被百度2021年取消了爱采购的代理权 。 而慧优采和慧采购都没发展起来 。 慧聪一顿操作猛如虎 , 赔了夫人又折兵 。

三、行业B2B网站的出路
目前的慧聪旗下业务包括慧聪网、中关村在线、棉联、买化塑等;官网介绍中强调已累计服务63个行业 , 拥有超过2700万注册用户、110万累计付费用户 。 致力于用互联网和大数据赋能传统产业 , 成为中国领先的产业互联网集团 。
2017年后 , 慧聪找到了一个新的词汇-产业互联网来定位自己 。 但这改变不了慧聪业务B2B的本质 。 慧聪集团2022财年中报 , 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1.17亿元 , 同比下降13.53%;净亏损7473.50万元 , 同比减少27.77% 。
在中国的互联网公司里 , 慧聪的财报和其中国电商鼻祖、1992年开始创业的身份严重不符 。 但这其实也不全是慧聪的错 , 国内B2B行业普遍都发展得不太好 。
B2B行业在中国发展了30年 , 其最重要的属性是展示 。 2010年以前 , 除了阿里巴巴、慧聪 , 其余所有的B2B平台加起来 , 营收也没有超过3亿 。 比较知名的行业网站机电之家、搜了网、中国供应商、化工网等 , 在2015年前后才开始拓展展示之外的收入渠道 。
然而正如郭凡生所说:“行业B2B就是爬在玻璃上的苍蝇 , 前途一片光明 , 但没有出路” 。 展示属性天然的出路是+交易 , 展示+交易是个最成功的模式 。
但交易往往偏向于C端 , toB行业直接在线交易量非常少 , 根本不足以支撑起整个生态体系 。 所以到目前整个行业都没有出现B端交易的平台 。 能交易的集中在原材料及钢材 , 比如找钢网、钢联及生意宝大宗 , 交易的支撑都是有期货支撑的标准商品 , 如石油、天然气、钢材、煤炭、棉花等 。
行业网站除了+交易外 , 还可以线下+线上联动 。 工业领域到如今还是以会展形式为主 , 企业在会展展览投入的费用远超在toB展示上 。 慧聪办的余姚小家电展就办得非常不错 , 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
在慧聪的带动下 , 很多行业B2B网站也纷纷办展 。 如机电之家的机电交易博览会 , 中国化工网的原材料展及国外展 , 也经营得不错 。 但疫情以来 , 会展业受到冲击首当其冲 , 行业网站的会展业务都停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