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科技创新,他们还聊起了带“娃”心得

本文转自:青年报
探讨科技创新,他们还聊起了带“娃”心得
文章图片
青年报·青春上海采访人员刘晶晶/文、图
一边做科研 , 一边教书育人 , 这是很多青年科学家的“双重身份” 。 今天举行的2022浦江创新论坛科技创新青年峰会 , 探讨以青年力量引领科技未来 , 这些年轻的科学家们不仅分享了科研方向、科研方式上的创新 , 也聊起了“带娃心得” 。
探讨科技创新,他们还聊起了带“娃”心得】==国家战略需要青年助力==
要缓解气候变化 , 对可持续的环境控制是重中之重 。 不少青年科学家的研究方向正对准这一国际热点 。 海南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海南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教授田新龙关注的就是高效清洁能源转化问题 。 “氢能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 , 氢能发展已成为国际研究热点 。 ”因疫情关系以视频参会的他表示 , 2021年 , 我国氢产量达到3300万吨 , 绿氢占比1% , 到2030年 , 中国氢气产量将达到3700万吨 , 2060年需求量将达到1.3亿吨 , 绿氢比例提升至70% 。 “氢能利用的挑战需要科研助力 。 ”
“能源可持续是21世纪最大的挑战之一 。 ”33岁的复旦大学青年研究员龚鸣说 , 可再生能源不断崛起 , 我国占比已达到10%以上 。 但存在一个问题 , 就是在时空尺度上不均一 , 如太阳能白天有晚上没 , 西部多东部少等 。 可高效循环的氢能此时就具有巨大优势 。 2019年回国后 , 他一直在开展氢能源研究 。 “我目前在开展的高效电解水析氢催化剂研究 , 活性和稳定性都有所提升 , 实验数据显示 , 能提升20%的节电率 。 现在实验室的小型电极已经可以放大到大型电极 , 下一步会进一步放大 , 希望能真正将之应用到社会中 , 为双碳城市做出贡献 。 ”
“为何我们用电都是白天电价较高 , 晚上较低?因为我们目前以化石能源为主 , 可再生能源为辅 。 随着双碳目标的实施 , 我相信到碳中和的阶段 , 一定是可再生能源作为主角 , 化石能源为补充 。 比如说太阳能 , 白天的时候电价就会是最低的 。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员李廷贤描述了未来的图景 。 他开展的研究是针对可再生能源的不稳定性 , 如何做好储能技术 。 “比如说太阳白天有 , 晚上没有 , 就需要能量的调节手段 。 ”储能 , 也是我国能源领域的战略性新型领域 。
==扎根基础交叉创新==
科研要对准国家需求 , 创造人类福祉 , 正是青年科学家们的共识 。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青年研究员黄旸木的研究领域是全球卫生治理 , 推动中国的卫生产品更好地进入全球市场 。 “我认为科技的未来首先应该是可持续的创新 , 同时也是基于需求的创新 , 是能为更多人可用的 。 ”她表示 , 实验室研发是否是全链条创新 , 研发是否可以转化 , 应用于更多场景和人群 , 在她看来是最重要的 。
未来的科技 , 将是在基础科研上的创新交叉研究 , 很多青年科学者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李政道学者YuichiroNakai认为 , 所有的研究都离不开基础科学的研究 。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员阮承超表达了同样的看法 , 在他看来 , 科学研究从基础开始 , 尤其他所从事的医学 。 “目前基础医学研究还是从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出发的多 , 期待未来的研究范式可以转到人工智能的应用 , 将智能化大数据、生命体征的数据融合进去 , 有一个更精准的医疗方式和实验数据获取 , 减少医疗资源的消耗 。 ”
同济大学教授、精密光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江涛一直在思考如何利用研究推动光电探测器、光电子芯片等新材料、新机制的研发 , 为双碳目标做出贡献 。 “从基础研究的角度研究新型研究技术、新型器件的工作原理 , 同时也是交叉学科的探讨 。 ”他印象很深刻的是 , 读博士后时他在美国交流 , 室友都是化学系的 , 但经常在互相交流中碰撞出好的想法 , 大家都做出了很好的科学成果 。 “交叉的互动中 , 技术会互相促进发展 。 这是非常重要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