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保护功能,怎么就成为了跟踪用户的帮凶( 二 )


隐私保护功能,怎么就成为了跟踪用户的帮凶
文章图片
更糟糕的是 , 要想识别你到底是不是“用户C” , 这些跟踪程序有许许多多的办法 。 当然 , 他们可以通过诸如Cookie、网页浏览历史、IP地址、硬件mac地址之类的方式来实现 。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 , 哪怕你在电脑、手机上开启了“隐私保护”相关功能 , 禁止读取前文中所说的、这类可简单甄别身份的信息 , 那么广告商其实还有一个更为取巧的方式来“认出”你 。
比如说 , 因为开启了浏览器里的隐私保护功能 , 所以与位于同一个IP域(比如同一个局域网里)的其他用户相比 , 这些跟踪程序会发现 , 唯独你这台电脑上会有些特定代码无法正常运行 , 或是相同的网页唯独在你的设备上 , 某些自定义字体无法加载 。
这个时候 , 原本用户保护个人隐私的加密、防护程序 , 实际上就已经变成了可以被反过来“标注”你身份的特征 , 也就是所谓的“指纹识别”(fingerprinting)技术 。 它可以在广告跟踪程序读不到隐私信息的前提下 , 反过来通过一些特定功能的缺失、一些特定代码无法运行的现象 , 来确定“你就是用户C” 。
打个比方来说 , 就好比你在汽车上安装了全黑的隐私玻璃 , 虽然外面的人是看不到车内 , 但同时反而也会使得车辆本身(与其他车辆相比)更为显眼、反而更容易被“定位” 。
隐私保护功能,怎么就成为了跟踪用户的帮凶】【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