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完成首个确定性的暗能量理论实验检验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
近日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杜江峰院士团队与南京大学组成的联合研究组在暗能量探测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 利用抗磁悬浮力学系统在实验室环境中对一种重要的暗能量理论——变色龙理论进行了实验检验 , 未发现该理论预言的“第五种力” , 从而排除了其作为暗能量的可能 。 这是所有暗能量理论中的首个确定性的实验检验 。 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物理学》发表 。
宇宙学和天文学的一些观测事实表明 , 我们的宇宙正处于加速膨胀中 , 而暗能量被认为是驱动膨胀的原因 。 但是 , 对于暗能量的本质是什么 , 以何种方式与我们的世界发生作用 , 目前仍然未知 。 为探索神秘的暗能量场 , 国际上布局了多种实验研究计划 , 传统的手段主要是借助天文观测或大型物理装置 , 如太空望远镜、地下实验室以及大型高能粒子加速器等 。 中科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于近年来创新发展了基于固态自旋、气态原子、微力学系统等能够在实验室尺度开展探索的实验体系和技术 , 为拓展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提供了新途径 , 已完成一系列重要的实验研究 。
此项研究针对一种重要的暗能量理论——变色龙理论开展实验检验 。 变色龙理论是用来解释宇宙加速膨胀的一种理论模型 , 该理论的最大特征之一是预言了已知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外的“第五种力” , 在形式上可以写为万有引力作用的微小偏离 , 这为实验研究提供了可能 。 本工作研究人员利用抗磁悬浮力学系统作为力探测器 , 精巧构建了亚毫米尺度的具有超高灵敏度的“桌面式”力探测平台 , 对变色龙理论所预言的第五种力进行了检测 。 研究中 , 对变色龙场做了精细的数值模拟和基于此的第一性原理几何设计 , 对质量源与力探测器采用了薄膜结构 , 有效解决了变色龙场在质量源端和力探测器端的双重屏蔽困难;并且 , 实验中产生了超长相干时间的第五种力驱动以提高力探测精度 。 以上技术极大提升了对第五种力的探测效率 , 实现了迄今为止对变色龙理论的国际最高检测精度 , 将理论预言的变色龙作用力上限限制到6x10牛 。 结合先前其他实验 , 该研究最终完成了基础变色龙理论的全参数空间检验 , 未发现该理论预言的“第五种力” , 从而确定性地排除了这一暗能量理论 。
文章图片
△图1:抗磁悬浮力学系统实验系统(左);实验探测给出的变色龙第五种力上限(右)
文章图片
△该研究的暗能量探测结果
【我国科学家完成首个确定性的暗能量理论实验检验】审稿人高度评价该工作:“在我看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成果 , 代表了该领域的一个重大进展 。 这一工作充分展示了精密力探测与宇宙学研究的交叉融合 , 有望激发宇宙天文学、粒子物理学和原子分子物理学等多个基础科学领域的广泛兴趣 。 ”
- |全球首次!我国科学家实现哺乳动物完整染色体重排
- 运载器|我国亚轨道运载器重复使用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 团购|36氪首发|「芯带科技」完成1.5亿首轮融资,多标准基带芯片预计年底MPW试片
- 3D打印|36氪首发|聚焦理化生实验室,AI+教育装备厂商「锡鼎智能」完成近亿元融资
- “美人鱼”在我国被宣布功能性灭绝!真是令人痛心,还能恢复吗?
- 他是材料科学家第一人,顶刊发SCI如灌水一样容易,中科大的骄傲
- A轮融资|“数新网络”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科技日报记者 吴长锋记者25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我国科学家成功制备白光钙钛矿发光二极管
- 本文转自:新华网基于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技...|零碳技术:二氧化碳捕集生产小苏打
- |科学家揭开原行星盘“缺碳”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