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亦庄新城正变身“科技馆之城”

12300次 
2021年 , 北京经开区“科技馆之城”个人预约访问次数突破12300次 , 各类团体预约突破500场 , 总接待人数超过5000人 。  
◎通讯员 张艳艳 采访人员 华 凌 
“这是我第一次坐自动驾驶的车!太开心了 , 好想可以坐得更久一点 , 多体验一会儿 。 ”前不久 , 来自土库曼斯坦的留学生兰娜兴奋地告诉科技日报采访人员 。 在这之前 , 她刚刚在位于北京经开区的小马智行高级别自动无人驾驶体验中心体验了Robotaxi(智能网联乘用车) 。 暑假期间 , 像兰娜一样到北京经开区感受创新文化魅力的学生还有很多 。 他们走进的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科技展馆 , 而是一家家企业的研发基地、创新车间等真实、鲜活的科普现场 。  
在首都东南的这片创新热土上 , 8万多家企业星罗棋布 。 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生物技术和大健康、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等“高精尖”产业集聚 , 创新动能加速推动产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 , 也促成诸多创新成果落地 。 北京经开区立足首都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 , 充分整合区内的科技产业、企业资源 , 通过政企联动 , 打造面向公众的“科技馆之城” , 一家家企业成为科普“主角” , 为公众带来触手可及的科技创新体验 , 绽放创新的魅力 。  
打造丰富立体的科普场所 
“在古代没有导航系统 , 我们的祖先如何辨别方位?”“北斗导航系统应用在哪些领域 , 分别带来哪些改变?”带着这些疑问 , 人大附中亦庄新城学校四年级2班的学生们兴冲冲地走进北斗卫星导航应用博物馆 , 开启他们“科技馆之城”研学之旅的第一站 。 一年多以来 , 一批批青少年走进北京经开区的“科技馆之城” , 将课桌搬进企业、产线、车间、研发实验室……收获丰富立体的科普体验 , 实地感受时代发展的脉搏 。  
今年3月 , 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 , 提出将在“十四五”时期重点开展面向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五大重点人群的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 实施科技资源科普化、科普智慧提升、创新文化发展、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基层科普能力提升、科学素质交流合作六项重点工程 。 在北京经开区 , “科技馆之城”正通过校企合作和科普惠民等形式 , 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 来自企事业单位和院校的团体、个人纷纷走进北京经开区打造的多层次、多领域、多元化的科普场所 , 汲取创新文化养分 。  
“不仅能走进企业 , 还能直接听一线的工程师、技术人员给我们做讲解 , 更可以亲身体验 , 开无人机、驾驶无人车、触摸风力发电的‘退伍’叶片……除了知识 , 我们记住的更多是真实的感受 , 这种科普体验太炫了 。 ”北京市民丁晓慧曾多次跟随公司和社区预约的团体参观“打卡”北京经开区的“科技馆之城” , 也多次向身边的家人和朋友推荐这种特别的科普游览新方式 。  
北京经开区工委宣传文化部有关负责人介绍 , 北京经开区打造的“科技馆之城”不只是高精尖企业规模生产的第一现场或是模拟微缩 , 而是将企业发展的直接经验以“科学过程再现”的方式 , 与社会共享 。  
超前启动“科技馆之城”建设 
不久前 , 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印发《北京市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关于建设“科技馆之城”的实施意见》 , 指出将在全市启动“科技馆之城”建设 , 预计到2025年 , 实现打造百余个前沿科技资源科普化示范项目、推动千余个场馆基地做优科技教育体验、动员十万余名科技科普志愿者参与科普服务的“百千万”目标 。 事实上 , 在北京经开区 , “科技馆之城”的建设步伐早已迈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