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广州日报放射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柴之芳质量分析器质谱整机科学仪器被称作科学家...|用奋斗托举质谱强国梦( 二 )


质谱强国梦正逐渐照入现实 , 但是禾信仪器也面临着挑战 。 目前国内质谱行业上下游产业发展不成熟 , 精密电子、精密机械、特殊材料等上游产业的支撑能力还不足 。 沃特世、丹纳赫等巨头依然合计占据了全球质谱仪市场约90%的份额 。
为了在这场长跑中实现“反超” , 周振带领团队培育与发展整个质谱产业链 , 打造质谱生态圈 。 在2019年于广州举办的首届粤港澳大湾区高端科学仪器产业发展论坛上 , 禾信联合国内科学仪器行业有关单位发起的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高端科学仪器产业促进会进入筹备阶段 , 禾信更宏大的愿景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端科学仪器创新中心 。
“我们希望创新中心十年内实现每年培育四五十家仪器制造企业 , 二三十家核心零部件企业 。 ”周振说 , 这是一条覆盖“政产学研用金”的完整链条 。
同样是在这场论坛上 , 包括柴之芳院士在内的一批行业专家与禾信等产业链企业代表一同发起《关于支持高端科学仪器产业发展的建议书》 , 共同呼吁将高端科学仪器研发列入广东省各级政府“十四五”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重点发展领域 , 培育建立完整的高端科学仪器产业链 , 制定切实有效的国产科学仪器政府采购政策 , 支持高端科学仪器创新中心建设 。
2021年8月广东省政府印发了《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 , 明确提出 , 支持广州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端科学仪器创新中心 , 以质谱仪器开发为主线 , 重点攻克相关关键核心技术 。
攻克高端科学仪器关键核心技术同样一直是柴之芳院士的梦想 。 在2011年和2017年 , 禾信曾牵头承担2项国家专项 , 柴之芳院士担任项目总体组、技术专家组及用户委员会专家 , 为项目的应用研究及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 在柴之芳院士看来 , 没有先进的仪器和方法 , 是无法做出重大原创性成果的 。 我国的科学研究高度依赖国外仪器的情况现在虽然正在改变 , 但仍十分严重 , 已成为制约我国攀登科学顶峰的一个瓶颈 。
2021年11月 , 在同一梦想与追求的驱动下 , 柴之芳把院士专家工作站设立在禾信仪器 。
志在自主研发EIT质量分析器
柴之芳是著名的放射化学和核分析研究专家 , 曾在2005年摘得国际放射分析化学和核化学领域的最高奖——乔治·冯·海维希奖 。 他将核技术、核分析和放射化学方法应用于一些交叉学科中 , 在若干重要元素的分子-中子活化分析、铂族元素丰度特征、金属组学、环境毒理学和纳米安全性、核试验快中子谱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成果 。
质谱技术起源于同位素的发现 , 发展初期主要是为了满足核工业领域同位素丰度比值的测定要求 , 并伴随着物质组分分析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得到完善 。 随着核工业的兴起和快速发展 , 质谱技术被应用于核燃料与核材料中杂质分析、核燃料燃耗的测定以及核反应过程中的裂变产额测定等 。
质谱测量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核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 核工业的发展也对质谱技术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 铀资源勘查、铀矿冶、铀同位素分离、同位素应用、核医学、乏燃料后处理和长寿命核素分离嬗变、核保障监督等都离不开先进的质谱测量技术 。
柴之芳院士专家工作站的研究项目是《超高分辨率、快速分析的静电离子阱质量分析器的研制》 。 质量分析器是质谱仪的核心 , 是决定质谱仪检测精度和准确的关键 , 但高端质量分析器仍被海外龙头企业垄断 。 而院士专家工作站要自主研发的静电离子阱质量分析器(EIT质量分析器)便是一种具备超高质量分辨率、高质量精度、高灵敏度、快速分析等特点的通用型质量分析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