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互联网造富神话的终结?( 三 )


躁动的股市吸引了年轻人的目光 , 不少年轻人在去年通过基金的方式涌入股市 。 他们期待自己也可以获得互联网热潮的红利 , 但在2021年这种希望彻底破灭 。
03 互联网热浪过后 , 加码科技互联网不再是香饽饽了 。 据公开数据统计 , 截至8月19日 , 腾讯、阿里、美团、快手蒸发了8万亿人民币市值 。 而整个2020年 , 北京GDP 36102.6亿元 , 这相当于北京两年多的GDP 。
一位互联网大厂的中层员工向Tech星球表示 , 国内互联网市值水分太大 , 高科技导向不明显 , 里面的水分可能需要挤一挤 。

互联网曾经是效率机器 。 2005年百度上市时 , 600人创造了40亿美元的市值 , 相当于一个人创造了667万美元的价值 。 最典型的是拼多多 , 上市时不到7000人的公司市值达240亿美元 , 如今 , 员工数量并没有大幅度扩张 , 但其市值却已经是当初的4倍 。
过去互联网依靠算法创造出了“极致效率” , 困在算法系统里的外卖小哥、推荐算法创造的“信息茧房” , 都是如此 。
但如今这样的算法开始受到了日益严格的监管 , 互联网也不再是效率机器 , 它正逐渐变成劳动密集型行业 。 京东集团已经有37万员工 , 阿里巴巴有25万员工 , 字节跳动已经突破了10万人 。

过去 , 许多年轻人希望加入互联网公司 , 接受“大小周”、996这样的工作制度 , 是为了可以分享到上市的红利 。 如今 , 盛宴基本结束 , 未上市的超级独角兽只剩下字节跳动和蚂蚁集团 。
当普通人越来越难分享到互联网扩张的红利时 , 互联网的吸引力也在减弱 。 脉脉发布的《人才迁徙与流动趋势报告2020》指出, 2019年 , 互联网行业里出现了可见的人才流出 。
今年信号变得更加明显 。 一级市场的投资人似乎只钟爱两类项目:新消费和硬科技 。 投资人们希望寻找到下一个百亿独角兽 , 因此 , 出现了某创业公司平均每家咖啡厅估值过亿的奇观 。
8月18日上午 , 台积电市值超过5380亿美元 , 超过腾讯、阿里 , 首次成为亚洲市值最高的企业 。 这被行业人士认为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 科技公司的市值第一次超越互联网公司 。
在人口红利消耗殆尽后 , 互联网公司们也加大了往科技方面发力的力度——在上市失败后 , 京东数科改名为京东科技 , 云计算业务 , 成为他们今年宣传的重点 。 而美团以增发股票和出售可转债的方式融了100亿美元 , 将用于无人车、无人机配送等技术投入 。
科技永远是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 , 但是技术的变现之路太过漫长 。 百度投入自动驾驶7年多 , 至今还未给公司创造可观的收入 。
【大数据|互联网造富神话的终结?】一个不容置疑的现实是 , 短期内很难有指数级爆发式增长的公司了 。 互联网的故事 , 也要换一种新的讲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