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布局这条重要新赛道,有四对关系需要厘清

上海布局这条重要新赛道,有四对关系需要厘清
文章图片
上海布局这条重要新赛道,有四对关系需要厘清】不久前 , 上海市人民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 , 公布了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产业发展三个行动方案 , 正式将元宇宙列为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新赛道 。 当前 , 元宇宙的新赛道刚刚成型 , 如何在不确定的技术创新中 , 把握产业发展的确定性 , 用好在线新经济的先发优势 , 推动元宇宙服务好实体经济 , 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 上海需要认真研究元宇宙发展的四对关系 , 将元宇宙的虚拟经济与现实的物理世界、实体产业、智慧城市和治理现代化有机结合起来 , 推进元宇宙与现实需求、实体产业、价值创造有机融合、彼此促进 , 将元宇宙由西方的“下一代互联网” , 升级为中国的“场景新空间” 。
元宇宙发展的四对关系
一、供给创新与需求引导的关系 。
元宇宙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和虚拟产品 , 能否得到大众的认可并被市场接受 , 既取决于元宇宙的技术创新能否解决实际问题 , 满足市场需求 , 更加取决于元宇宙的模式创新能否突破互联网的发展瓶颈 , 创造市场需求 。 具体而言 , 元宇宙的供给创新需要对接和引导三类需求 , 才能从技术创新走向产业升级 , 从需求引导走向需求创造 。
一是企业盈利增长的需求 。 当今互联网世界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 。 以移动互联网为例 , 目前移动端的流量增长已经见顶 , 存量竞争日益加剧 。 打通虚拟的互联网世界与现实的物理世界 , 用“所见即所得”的技术实现生产与消费的高度匹配 , 创造出新的利润增长点 , 成为业界共识 , 元宇宙的到来有其必然性 。
二是消费者的个性化定制需求 。 人类社会总体已进入产能过剩时代 , 只有深度挖掘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 企业才能跳出产品同质化的红海竞争 。 在这样的背景下 , 数字经济异军突起 。 然而 , 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都面临着“信息孤岛”的问题 。 用统一的虚拟界面 , 将碎片化的需求信息和彼此分割的数字系统 , 在元宇宙的应用场景中构建起彼此的关联 , 成为解决“信息孤岛”问题的优选方案 。 元宇宙由必然性转变为可行性 。
三是远程办公和封闭运营的需求 。 持续两年多的疫情 , 催生了居家办公、遥控操作等即时在线交互的需求 , 为元宇宙时代的加速到来提供了需求支撑 。 虚拟场景、线上会议的普及 , 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的行为模式 。 产品服务化、协同网络化 , 使得元宇宙具备了从技术可行性到市场可能性的前提条件 。
然而 , 元宇宙至今还没有形成绝对清晰的概念和准确的定义 , 有效需求并不十分清晰 。 如何把元宇宙的前沿技术创新 , 转变为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 让元宇宙的发展更加平稳 , 是各方普遍关注的问题 。 这也是上海市培育“元宇宙”新赛道行动方案中强调“坚持价值引领 , 效果导向”原则的主要原因 。 只有面向市场需求 , 坚持价值引领、集成创新 , 才能处理好供给创新与需求引导的关系 。
二、虚拟经济与实体产业的关系 。
作为数字技术和虚拟产业的集大成者 , 元宇宙自然会促进虚拟经济的大发展 。 元宇宙的本意是指“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 , 又独立于现实世界的人造虚拟世界” 。 元宇宙为经典互联网增加了空间维度 , 赋予用户沉浸式、交互式、多维度的感官体验 。 “连接即实现、场景即创新”是元宇宙的核心卖点 , 沉浸式体验、个性化定制 , 会给消费者带来无限的满足感和认同感 , 并深陷其中 。 人们通过虚拟分身进入元宇宙 , 以各种虚拟人的身份发生社交互动行为 , 继而产生协作与交易关系 ,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对独立的社会规则与经济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