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头|雷军:36条创业信条 | 荐读( 三 )


第14条:洞察
互联网就是一个工具 , 未来每个公司都会变成互联网公司 。
第15条:本质
我不得不一再思考互联网的本质 。 而这些思考让我最终发现 , 长期来看 , 并不存在所谓的纯互联网公司 。 互联网的特性是 , 一些原本就存在的商业创新或准则在新技术条件下的极致放大 , 互联网思维是可以应用于互联网时代所有行业的方法论 。
第16条:七字诀
专注、极致、口碑、快 , 这就是我总结的互联网七字诀 , 也是我对互联网思维的高度概括 。
第17条:专注
对于一家公司的生存与发展而言 , 没有“专注” , 就没有一切 。 专注的四项核心命题包括:
? 清晰的使命、愿景 。
? 深刻的洞察力 , 了解行业 , 了解用户需求 , 找到机会 。
? 明确而坚定的目标 , 以及与之匹配的能力 。
? 克制贪婪 , 少就是多 。



第18条:为什么出发
能够脱颖而出的创业公司一开始都足够锐利 , 因为做的事少 , 反而非常专注 。 但跟随直觉奔跑到一定规模后 , 就容易迷失方向 , 这时就要有意识地进行收敛性思考 , 把当初“为什么出发”这个在内心深处鲜明存在 , 但在团队中未曾说明的初心 , 用简练、精准的语言提炼出来 , 它将告诉你“公司从哪里来 , 又将往何处去”这一最本质命题的答案 。
第19条:切口
资源总是有限的 , 切口越小 , 压强越大 , 突破越有力 。 所以 , 大到布局公司业务 , 小到定义一款产品 , 对于一个具体的业务目标 , 基于洞察和我们所掌握的基本能力 , 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收敛 , 专注于必要的“最小切口” 。 这也是我们一再强调“克制贪婪” , 尽量追求“单点切入”的原因 。
第20条:OKR机制
每一个宏大愿望在实现过程中都必然经受巨大的考验 , 承担巨大的痛苦 。 合理设定一系列“关键进展目标” , 一步一步地向前 , 是不断获得正反馈、保证始终专注不偏航的非常好的方法 。
分解的颗粒度合适 , 就能极大减小跑偏的风险 , 也是对专注能力和方法的一次又一次训练 。 这也是小米从创业第11年开始引入OKR(目标与关键成果法)机制的原因 。
第21条:改改改改再改改
极致只属于天赋异禀的天才吗?我完全不这么认为 。 相反 , 我始终相信 , 极致是可打磨、可训练的 。 要有一颗始终不满足于现状、不安于平庸的心 , 以及在枯燥痛苦的持续改善中始终追求完美的耐性 。
产品的发布不是终点 , 产品的发售也不是终点 。 互联网方法论告诉我们 , 产品卖出去时 , 才是跟用户关系的开始 。 产品也需要持续更新 , 一代一代迭代改善 , 改改改改再改改 , 是一条没有止境的路 。
第22条:最优解
我们几乎可以确信 , 在每一个技术世代 , 在产品设计方面 , 对应每一个品类、每一种需求 , 都存在一个最优解 。 如果你专注的领域中还没有发现公认的最优解 , 那么恭喜 , 你还有非常大的机会不断接近它 , 直到找到它 , 并建立起强大的竞争优势 。
第23条:敲钉子
当你撸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时 , 我建议你反复问自己三个问题:
? 我们追求的极致 , 是不是用户真正需要的?
? 我们追求的极致 , 是不是能成为产品 / 服务的核心竞争力?
? 我们追求的极致 , 是不是能形成长期可持续的竞争壁垒?
所以 , 把钉子往哪儿敲 , 决定了“极致”的价值 。
第24条:口碑
不管什么原因导致产品虽有口碑 , 但销量不算大 , 在短期内也是没关系的 。 口碑就是业务的有生力量和群众基础 , 只要有生力量不灭 , 群众基础不毁 , 下一款产品操盘得当 , 依然能够获得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