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建文帝没有对宁王下手 朱棣为什么不杀宁王

建文帝上台以后,方孝孺、黄子澄等人极力主张削藩,但先削谁内部有不同的声音,一派主张从最大的下手,也就是从燕王朱棣下手,另一派主张先从小的,先从和燕王有关系的下手,所谓”削周(朱棣造反前,已有五王遭黜,周王,和燕王就是一母同胞)是剪燕手足也“ 。朝廷最终采纳了后一种意见,无奈,等快要削到燕王的时候,燕王起兵清君侧,宁王则是被朱棣给裹挟了 。所以,不是建文帝没有对宁王下手,而是来不及下手 。

为什么建文帝没有对宁王下手 朱棣为什么不杀宁王

文章插图
文章目录
  • 1、朱棣抢了宁王八万兵马造反,宁王最后的下场如何
  • 2、朱棣约定与宁王平分天下,宁王最后是什么下场
朱棣抢了宁王八万兵马造反,宁王最后的下场如何【为什么建文帝没有对宁王下手 朱棣为什么不杀宁王】朱棣曾经也是一个藩王,他深知作为一个藩王的痛苦 。宁王手头虽然掌握着大量的军权,但是在朱棣采取削藩的政策之后,宁王已经失去了对自己的威胁 。朱棣念在兄弟手足之情也是让他过上了一个比较平静幸福的生活 。在建文帝,朱允文登基之后 。就开始了削除藩王的政策 。朱棣和朱权他们两个是藩王中势力最大的两股 。朱棣要起兵造反,必须得到宁王的支持 。宁王完全是在坐山观虎斗,他不想参与朱棣和朱允炆的争斗 。
朱棣是一个搞阴谋的高手,他看出了宁王的心思,于是他亲自去拜见宁王,争取他的支持 。宁王摆出一副不想搭理他的样子,于是朱棣就假装想要离开宁王的地盘,他要求宁王把他送出城外 。没有想到宁王天非常的天真,中了朱棣的计谋 。朱棣挟持了宁王,让他交出手中的兵权 。宁王的性命掌握在朱棣的手里只能听从他的指挥,把他的朵颜三卫交给了朱棣 。朵颜三卫由蒙古民族组建的一支骑兵,其战斗力非常的强悍,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明成祖朱棣登上皇位之后也采取削藩政策 。很多藩王的势力越来越小,基本上没有造反的可能了 。朱棣也确认了宁王确实不会对自己造成威胁 。曾经也帮助过自己,而且是自己的亲生兄弟 。看在往日的情分上面,就放了他一马 。
宁王朱权也是一个很识时务的家伙 。他知道自己没有实力和朱棣竞争皇位 。安稳的过着自己的小日子,他主动的打消了朱棣的疑虑,在自己的领地建造了一个小房子,从此基本上足不出户 。朱棣也明白宁王的心思,也就没有杀了他 。
朱棣约定与宁王平分天下,宁王最后是什么下场宁王在朱棣成功以后,非但没能平分天下,就连想要在苏州、钱塘一带生活都没有答应,最后还是去了江西南昌,并在这里开始了世袭罔替 。朱棣虽然没有实现承诺,却也保障了宁王一生荣华富贵 。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候,能够取得成功,借助了宁王力量,掌握了他手中的“朵颜三卫” 。这支军队有着很强战力,即便是建文帝也想要极力拉拢 。宁王本意保持中立,谁的队伍也不站,可惜被朱棣用计谋,胁迫到一条船上 。
朵颜三卫归朱棣掌管后,朱棣实力大增,也在“靖难之役”中,取得了重要作用 。作为出大力的宁王,最终结局可以分为下面这两个 。
一、平分天下成为泡影常言道“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朱棣在“靖难之役”初期,极力需要宁王相助,这一时期他为了拉拢宁王,给宁王开出的条件非常优厚 。一面说侄儿建文帝,对众位叔叔的不好,一面又给宁王画饼,畅享成功以后的生活 。
当朱棣真的坐上皇位后,宁王也知道平分天下就是戏言,也没有提起这回事,他只希望自己,能够分封到富庶地区,让自己和后代都荣华富贵 。
二、分封南昌,在这里终老一生宁王对朱棣和皇权,看得很透彻,看到朱棣的成功,他也知道朱棣一定会食言,如果强行讨要半边天下,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 。朱棣也有自己小算盘,成功之后就想着如何处置宁王 。
朱棣既不能让宁王拥兵自重,成为第二个自己,又不能失信于他,否则今后将不会有人相信自己 。于是他将宁王分封到了南昌,让其在这里养老生活 。
分封南昌后的宁王,内心一定很郁闷,但他也不敢轻举妄动 。他当年没敢做事情,被其后人朱宸濠实现,只是这位宁王造反,如同昙花一样短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