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被骂“精神鸦片”的短视频,正处在暴风雨前夜?( 三 )


由此造成的危害 , 近年来成为了整个社会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
内容的低俗化 , 诸如色情、猎奇、甚至血腥暴力等等 , 只是问题的冰山一角:2018年爆发出“单身妈妈”事件 , 舆论掀起大规模讨伐 。
可是在此之后 , 短视频各大平台仍在迅速发展 。
只因为 , 监管和平台可以过滤掉不健康的视频 , 但永远无法阻止人们打开手机 , 依托算法一条接一条刷出自己感兴趣的视频——而这 , 则是短视频平台最为看重的用户时长 , 用户粘性 。
人很难刀刃向内 , 更不要说公司 。
03
短视频的危害
然而 , 用户时长的增加 , 对用户来说绝不是单纯的时间消耗 。
因为 , 人是会对快感“脱敏”的 , 一旦习惯于某一程度的快乐 , 还想要一直分泌多巴胺分泌 , 人需要的刺激是要越来越强的:鸦片、吸毒、色情、赌博无一不在遵循这个逻辑 。
所以 , 当我们刷短视频时 , 大脑需要得到频率更快、更刺激、更吸引自己的内容 , 才能让大脑持续愉悦:从十分钟到一个小时 , 再到一个下午一整天 , 短视频的“沉浸式”的威力 , 绝大多数人都应该深有体会 。
但是 , 人产生快感的阈值逐渐提高 , 使用时长越发增长 , 但人们大脑也会逐渐变得“迟钝”:沉浸在高刺激内容中 , 一转眼回到现实 , 轻则兴致索然 , 重则意志消沉 。
最重要的是 , 国民总时间和国民总心智被以此种形式占据 , 无疑是令人心痛的 。 1985年尼尔·波兹曼出版的《娱乐至死》中 , 曾对电视导致严肃的公共对话缺失产生了极大的担忧:
“从16世纪的伊拉斯谟到20世纪的伊丽莎白·爱森斯坦 , 几乎每个探讨过阅读对于思维习惯有什么影响的学者都得出一个结论 , 那就是阅读过程能促进理性思维 , 铅字那种有序排列的、具有逻辑命题的特点 , 能够培养“对于知识的分析管理能力” 。
但是 , 当下比电视更强大更迅猛的短视频出现了 , 以往人们通过阅读文字培养出的分类、整理、推理和判断能力 , 正被迅速蚕食 。 人们正在丧失理性思考能力 。
之前 , 吴晓波曾说:“这世界不需要那么多精英”掀起巨大争议 。 但是进一步反思 , 其实更加可悲:

当下人群的整体娱乐背景 , 确实很难培养出具有深度思考的精英群体 。
某种程度上说 , 当下看电影、看短视频、看书的人 , 真正意义上或许是完全不同的三种人 。
但是 , 短视频的盛行 , 无疑在加速这种分化 。
04
是否会成为风暴核心?
环顾短视频行业近几年的发展 , 人们很难不感叹这一行业的增长奇迹 。
根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 , 2021年6月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历史最高值11.64亿 , 同比净增962万 。
虽然 , 较2020年6月同比净增有所放缓 , 但短视频平台已经是近些年风头最劲产业之一 。
包括内容生产方、内容分发方、用户终端、基础支持、广告商和监管部门等等 , 越来越多的从业者 , 加入了这一洪流中 。
这些年来 , 很多人感叹:定论理论已死 。 持有这一论调的人们 , 立论点在于:现在互联网竞争的核心 , 在于争夺流量与用户 , 不再是用户心智 。
如此 , 可以清晰地看到:人们可以在短视频平台上买菜 , 可以在支付平台上买电影票 , 可以在外卖平台上看产品使用手册 。
一切的商业边界在消除 , 竞争回归到抢人大战 。
但是 , 打败一个行业第一名的 , 往往不是第二名 , 决定一种商业模式能否继续运行的 , 也并非单纯源于市场因素 。
一个再颠覆的商业模式要持续运行 , 都有一个前提:是否能得到监管层面的认可 。